9月30日,在今天的休斯顿火箭队媒体日上,有记者问乌度卡,范弗利特因前交叉韧带撕裂可能赛季报销的阴影下,该如何解决球队组织问题。

火箭主帅乌度卡给出了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答案:“会是由多人共同承担,所有人都要参与。”这番表态看似是应对危机的临时方案,实则揭示了现代篮球发展的深层趋势——传统控卫的角色正被解构,多点持球的“集体主义”时代或许已经到来。
乌度卡特别提到,阿门-汤普森和里德-谢泼德原本就会更多地控球,“这一点会稍微加快”,同时火箭还会依靠申京和杜兰特来发起进攻。这种多核驱动思路并非简单的应急措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调整。
从球员特点来看,火箭确实具备执行这一战术的资本。阿门-汤普森虽然外线投篮仍需打磨,但其出色的身体素质和防守能力已经让他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一环。上赛季入选最佳防守阵容一阵就是明证,而他在进攻端的组织能力和冲击力,也让人看到其成长为全能型球员的潜力。新秀里德-谢泼德则以其篮球智商和投射能力备受期待,夏季联赛中已经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度。更重要的是,申京和杜兰特作为内线和锋线的核心,本身就具备出色的策应和分配球能力,上赛季两人场均合计接近10次助攻的数据,足以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分担组织重任。
媒体对这一变革反应不一。《The Athletic》的火箭随队记者凯利-伊科指出:“乌度卡的方案看似激进,实则符合篮球发展的潮流。在当今NBA,位置模糊化已经成为争冠球队的标配,让更多球员参与组织进攻,不仅能丰富战术套路,也能降低对单一球员的依赖。”而休斯顿当地媒体《休斯顿纪事报》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他们认为:“多点持球固然理想,但缺乏真正的进攻组织者可能在关键时刻暴露问题。特别是季后赛的高压环境下,清晰的进攻发起者往往能决定比赛走向。”这种分歧恰恰反映了火箭新赛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战术层面看,乌度卡的这一决策实际上是对上赛季火箭战术体系的延续与升级。回顾上赛季,火箭已经展现出不再完全依赖范弗利特一人组织的趋势,全队多人都有一定的持球和处理球能力。如今随着年轻球员的成长和杜兰特的加入,火箭在进攻发起点上实际上比上赛季更为丰富。有火箭球迷在社交媒体上直言:“如果阿门能练出稳定三分,配合他顶级的防守和运动能力,完全有可能成为联盟顶级的3D球员,再加上申京的内线策应和杜兰特的全面能力,火箭的进攻体系将变得难以防守。”
对于火箭来说,新赛季将是一次全新的实验。他们将检验在没有传统控卫的情况下,依靠多名球员共同组织进攻的模式能否在激烈的西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过程必然会有起伏,但也可能为球队开辟出一条更具弹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进攻道路。正如一位联盟匿名球探所说:“火箭的这种方式如果成功,可能会引领新一轮的战术变革。毕竟,防守一个明确的控卫远比防守五个都能处理球的球员要容易得多。”
读者朋友们,您如何看待火箭这种“多人共同承担”的控卫解决方案?在新赛季中,您最期待看到哪位球员在组织进攻方面展现成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