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象棋锦标赛和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在上海落下帷幕。
“我希望中国的棋手和世界能够有更多的沟通,通过这些赛事宣传棋类。这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历史。”
一周前,在上海嘉定的远香湖畔,作为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的霍震霆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出了这样一番期待。一周后,在上海外滩边的世界会客厅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棋手们用最终的巅峰对局为这场象棋派对画上了句号。
9月27日,农行杯第十九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第五届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在上海落下帷幕。一周时间,超过1200盘对局,将上海的智力运动氛围推向了高潮,也让聚集在这里的世界各地棋手们感受到了中国象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就如霍震霆老先生的亲身感受那样,“很难得看到这么多大企业在支持象棋文化和非遗,通过这样的赛事平台讲述中国的故事,这样的氛围很不一样。”
赛事所有项目的冠军在赛后合影,洪千惠(第一排左三)是本次赛事中仅有的两位从中国队手中抢下冠军的国外棋手之一。
“下象棋真的很快乐”
象棋是一项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棋类运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象棋发展的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也是举办象棋赛事最早的国家。据相关报道记录,早在1956年,中国就已经开始举办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而首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则是到了1990年才诞生。
35年过去,前18届世锦赛,中国棋手在赛会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名局,而且赢下了绝大多数的冠军头衔。此次在上海举办的第19届赛事,中国队依旧是难以撼动的王者之师。
本届世锦赛暨世青赛,中国队一共取得了6金5银3铜的优异成绩。中国棋手唐丹夺得女子个人冠军,这也是其第四枚世锦赛金牌。他们与队友孟繁睿、陈丽淳合力帮助中国队包揽了男女团体冠军。世青赛中,中国小将们同样发挥出色,袁玮浩获得U16男子冠军,杨思远以8胜1和的不败战绩一举夺得U12男子冠军。中国棋手王紫璇获得U12女子冠军。
不过,中国队并没有在家门口包揽所有的冠军头衔。中国“05后”小将尹昇在男子个人冠亚军决赛中不敌越南赖理兄,遗憾收获亚军。而在世青赛中,马来西亚洪千惠摘得U16女子冠军。
“我其实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上海的,没有想过能够拿到冠军。”来自马来西亚的洪千惠是本次赛事中仅有的两位从中国队手中抢下冠军的国外棋手之一,这位15岁的女生有一口流利的中文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聊起了这次世锦赛之旅。
“我最难忘的就是第一盘棋,那是我这次在上海输的唯一一盘,从一开始我就下错了,然后一错再错。不过,在输棋之后,我很快做了调整,很高兴找回了正确的下棋方法。”
洪千惠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朝着特级大师的方向努力。
洪千惠的象棋故事其实颇为有趣,她在5年前因为“凑人数”成为学校象棋团队中的一员参加团体比赛,虽然最终排名倒数,但是她却爱上了象棋。5年来,洪千惠参加了不少公开赛,面对着比她年长不少或者棋力高出不少的对手,她大部分时候都难以取胜,但是却越来越热爱象棋和象棋所承载的文化。
“下棋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爽。”洪千惠回忆,5年前,在马来西亚下象棋的年轻人并没有那么多,但这几年看到了象棋在学生群体中有了更多的参与基数,“身边开始有更多人下棋,我也想让身边的更多人了解象棋的魅力。”
这次在上海赢下了“世界冠军”的头衔,洪千惠说,这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激励,她希望能够朝着特级大师的头衔努力,“把这次在上海收获的经验回去慢慢消化,有机会再来中国和高手们切磋。”
白俄罗斯棋手柯棋斯基在此次活动的相关文旅活动上和民间棋手对弈。
“让象棋走向世界,这样的赛事是基础”
洪千惠的象棋故事,可以算是中国象棋过去几年在全世界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项古老的棋类运动,象棋在过去几年迸发出了强大的活力,并且开始吸引更多“非华裔”爱好者们开始了解这项中国传统运动项目。
当然,其中也离不开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所做出的努力。从首届上海杯开设海外组,到第二届赛事扩大海外参赛规模并增设业余组“千人赛”,再到此后首次尝试走出国门将棋盘摆到了欧洲的古老皇宫,上海杯象棋公开赛一直坚持着突破和创新,并且持续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赛事直播。此次,上海杯和世锦赛同期举行,它也将赛事在“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上的经验带给了世锦赛。
两项赛事举办期间,组委会推出“棋行上海·游玩”主题活动,参赛选手可免费体验两条旅游线路,其中有关于老街文化的体验之旅,也有品尝地道美食的“吃货”行程。
不少国外棋手此次拖家带口来到上海,除了以棋会友之外,他们也借机尝试了不少中国传统的文化技艺,包括制作一些手工艺品以及从擀皮、包馅到捏褶体验烹制小笼包的全过程。
柯棋斯基和不少国外棋手都深度参与了此次赛事的文旅商体展活动。
“这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一周的赛程在我过往的参赛经验中不算短,但是我过得很丰富,参与了除象棋比赛外的各种活动,让我印象深刻。”白俄罗斯棋手柯棋斯基因为象棋而经常来到中国,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开赛前他就已经深度参与了这场赛事的“商旅文体展”联动之中。
“我逛了‘象棋集市’,还和民间棋手们切磋了一下,他们的水平也很不错。我很喜欢这样的参赛过程,让我留下了不一样的记忆,也更了解了中国的文化。”
这其实也是中国象棋协会以及世锦赛和上海杯的组委会希望看到的效果,将赛事办成一场大派对,所以参与者都不仅仅是为了棋盘上的胜负输赢,而是能够在对弈之外感受到象棋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将象棋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经济大局中去,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象棋协会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世界象棋联合会第一副主席、中国棋院院长、中国象棋协会主席贺凤翔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象棋作为优秀的文化产品以及体育产品,应该发挥更多价值功能,而世锦赛和上海杯过去一周做到了这一点。
“这两项赛事既能满足国内高水平棋手的需求,也能够把象棋文化推向国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与当地体育特色、旅游特色和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这就是象棋走向世界、扎根群众的一个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