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上,石宇奇2比1逆转战胜泰国选手昆拉武特,夺得世锦赛冠军。这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突破,更是国羽男单时隔10年重回世锦赛之巅。从“碎蛋”到冠军,石宇奇如何战胜劲敌?
世锦赛夺冠之后,石宇奇跪地而泣。对他来说,这场比赛意味着什么?
此次夺冠的历程充满挑战。从十六强赛开始,石宇奇的每场比赛都是三局大战。有人计算过,他的年龄比对手至少大6岁,平均每场比赛73分钟。在速度、力量和技术的比拼中,石宇奇不占优势,每一场鏖战都是对身心的极限考验。
1996年出生的石宇奇,和羽毛球的缘分始于6岁。从江苏南通的训练馆起步,在全运会、亚洲锦标赛中脱颖而出夺得男单冠军,又在苏迪曼杯、汤姆斯杯赛中获得团体冠军。
23年的磨砺,他成长为能精准捕捉对手节奏、灵活切换攻防战术的国家队中坚力量。然而赛场之上,总有更年轻的人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闪亮登场。和加拿大选手赖浩俊的比赛,第一局,石宇奇以13-21告负;第二局,双方陷入白热化。
当比分来到18-20,赖浩俊手握2个赛点,他突然一记后场高球吊向底线。石宇奇站在原地,看球的飞行轨迹明显偏出边线,便未接球。
赖浩俊立刻举手申请鹰眼挑战,回放画面确认球的落点压在边线外侧,挑战失败。裁判维持原判,比分改写为19-20。
在后续的多拍相持中,石宇奇运用网前小球调动对手,趁赖浩俊回球质量下降,抓住机会,一口气连得4分,以22-20扳回一局,把比赛拖入决胜局。
第三局,石宇奇以21-16战胜加拿大选手赖浩俊,挺进决赛。
然而,29岁的石宇奇,在羽毛球这项依赖爆发力与反应速度的运动里已属年龄偏大,而连续三场三局的鏖战,让他身上的老伤在赛后显现。
对职业运动员而言,伤病是贯穿职业生涯的隐形枷锁,而石宇奇从少年时代就被这个枷锁套上。
在江苏省队时,他接受了第一次右手的手术。2014年青奥会后,18岁的石宇奇因右脚踝先天性肌腱滑脱,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东京奥运会上,石宇奇在男单四分之一决赛中,遭遇丹麦名将安赛龙,最终以0比2的比分输掉了比赛,结束了自己的首次奥运之旅。
记者:你曾经说过一段话,运动员在比赛赛场,就是一个“鸡蛋”,你要想赢,就是一次次把自己扔出去,砸碎了、黏上、再砸出去。2022年,石宇奇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世锦赛,止步16强。赛后,他表示,会好好梳理比赛,汲取经验教训。
2024年,汤姆斯杯,石宇奇当选“最有价值球员”;世界羽联巡回赛,他开启了“夺冠模式”,坐稳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被视为国羽男单夺冠的希望。然而,作为头号种子,石宇奇却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中,以0比2的比分不敌昆拉武特,止步八强。
事实上,巴黎奥运会之后,石宇奇并未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日本公开赛、中国公开赛等赛事。比赛失利、疲劳伤痛,让他在公开场合表达了退役的想法,教练组建议石宇奇休假调整一个月。
2024年年底,年终总决赛夺冠让人看到他走出了心理阴霾。
比赛开始,石宇奇迅速进入状态,以18比11领先,球迷们都期待着石宇奇能够一鼓作气拿下首局。但昆拉武特在落后的情况下并没有慌乱,他抓住石宇奇几次进攻失误的机会,打出了一波强势得分,优势瞬间化为乌有,最终石宇奇以19比21丢掉了首局。
石宇奇:可能上来自己速度也比较快,然后整个状态也比较激情。但是确实我不是这个风格的运动员,可能我更需要一些冷静处理,怎么在激情中再有一些冷静,怎么在冷静中又有一些激情,我觉得这是很矛盾的,但是要调整好。第二局,石宇奇加强了发球的攻击性,打乱了昆拉武特的接球节奏,而且,场上的移动更加灵活迅速,不给对手轻易得分的机会。在他的压制下,昆拉武特逐渐陷入被动,失误不断增加,石宇奇以21比10的比分扳回一局,比赛的悬念被拉满。
决胜局的争夺堪称惊心动魄。昆拉武特打出了一波流畅的进攻,以8比3领先。石宇奇在场上不断地给自己鼓劲,通过积极的跑动和顽强的防守,限制了昆拉武特的发挥。中局阶段,石宇奇成功实现了比分反超,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比分交替上升。石宇奇凭借一记精彩的网前扑杀,拿到了赛点。
最终,随着昆拉武特的回球出界,石宇奇以21比18锁定胜局,赢得了比赛的胜利。石宇奇与羽毛球相伴23年,占了他人生的80%还多。伤病低谷后的顿悟,是羽毛球与自我的较量。他的“鸡蛋碰石头”的比喻,是看待输赢的另一个视角。
记者:因为你的名字里带一个“石”字,大家都称你为“小石头”。那你这个赛场上的“鸡蛋”,什么时候能变成“石头”呢?石宇奇:“鸡蛋”永远不可能变成“石头”,只能说看哪一次运气好,墙上有一块小棉花给它包住了。记者:你还依然盼着那样的一个时刻。石宇奇:我已经“碎烂”了,就是拼拼凑凑的,还能再往前顶一顶,再装回篮子里,再扔一扔。队伍有需要的时候,我站出来,把我自己的这一份责任尽到。制片人丨刘斌 王惠东 沈公孚 记者丨王宁 策划丨黄瑛 编导丨沈公孚 摄像丨王忠仁 王扬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