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星,可能大家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忙着拍戏、出席活动,就是在热搜上挂着各种八卦,可黄晓明偏不按套路出牌,非要跑去考博。
今年5月,上海戏剧学院公布博士复试名单时,黄晓明和金世佳的名字赫然在列。
一个是手握金鸡百花华表三金影帝的“顶流叔圈”,一个是凭《猎罪图鉴》翻红的演技派,两人同框考博瞬间点燃热搜。
不过随着6月拟录取名单公布,金世佳成功上岸,而黄晓明报考的艺术管理/戏剧策划专业仅录取1人,教主遗憾落榜。
在最近的采访中,黄晓明回应考博落榜这件事,他说:“因为自己想多学点东西,虽然今年没考上但明年会再战”
“不管学的知识用不用得上,但学习的过程让自己很快乐,希望能把人生填满一点。”由此可见,他考博并不是为了增加流量,而是真的想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
已经功成名就的他在物质层面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但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选择在学术领域继续深耕自己,企图获得精神上的富足。
从1998年主演个人首部都市剧《爱情不是游戏》正式进入演艺圈,黄晓明的演艺生涯那叫一个精彩。
2001年,一部《大汉天子》让他声名鹊起,他把汉武帝刘彻的霸气与威严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此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之后,他又陆续出演了《神雕侠侣》《新上海滩》《鹿鼎记》等多部经典影视作品。
2013年,他主演的《中国合伙人》让他达到了事业的一个高峰,他凭借此片一举拿下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了演艺圈的“三料影帝”。
后来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无问西东》《烈火英雄》等作品,他都有着精彩的表现,每一个角色都能让观众看到他的努力和突破。
其实,黄晓明这种通透的人生态度,在他以往的经历中也能看出端倪。
曾经,他因为一些角色的演绎方式,被网友吐槽“油腻”,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他没有选择逃避或者反击,而是虚心接受,认真反思自己。
他意识到,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能从自身做起。于是,他努力去油,在后续的作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表演风格,用实力和作品说话。
在一些作品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他的改变,表演更加内敛、沉稳,感情的表达也更加细腻,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能力,也重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这次考博落榜,对黄晓明来说,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他没有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气馁,反而把它当作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借用《中国合伙人》里的一句台词送给黄晓明也送给你我:“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