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得9分!她却成中国女篮夺冠的阵眼,球迷:她比张子宇快太多了

2025年7月26日凌晨,中国女篮在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篮决赛中逆转击败美国队,比分定格在81-69。中国队在上半场一度落后7分,但依靠下半场的全面提升完成逆袭,全程六战全胜实现卫冕。

首发阵容依然由陈玉婕、田媛媛、李星诺、唐子婷、刘禹彤担当。刚开局,唐子婷外线手感火热,两记三分打开局面。美国队利用二次篮板强势得分,优势迅速拉开至7分。关键时刻,陈玉婕展示领袖能力,里突外投连续砍分,将中国队带回比赛节奏,上半场结束时,双方以42-42平局收场。

第三节成为转折点,中国队防守压迫提升,多次切断美国队的外线传导。替补球员曹博怡、李青阳与张梓涵彼此呼应,连续冲击篮下斩获分数,比分逐步反超并扩大到两位数。决胜阶段,唐子婷再进两记三分,美国队则只能依靠个别球员苦苦追分,最终中国队成功掌控局势,笑到了最后。

个人数据方面,陈玉婕肩负核心重任,19分高效斩获,尤其上半场独取17分彰显价值。唐子婷内外开花,贡献16分7篮板。张梓涵替补席登场拿到10分,刘禹彤9分、曹博怡8分、李青阳6分。分数背后,真正决定比赛走势的,是团队协作和战术执行的细节。

刘禹彤在此役中的作用被反复提及。得分虽然只有9分,却完成7次高质量挡拆,为球队制造了18分机会。这种“隐形功臣”式角色堪比篮球场上的齿轮,寂静地驱动整个攻击系统运转。体型庞大却脚步灵活,她以110公斤的身躯悄然建立中国女篮的“无形防线”。不少观众称其脚下移动与张子宇相比更为敏捷,更适合现代篮球的攻防转换。能抗住对手内线,还能策应分球,兼容有球与无球的任务,刘禹彤的战术价值已远超传统中锋的想象。

当前中国女篮的人才结构,往往被得分手光环所包裹,但刘禹彤的数据之外,更为稀缺的“体系适应性”,为球队埋下稳定基石。此役的夺冠表面是陈玉婕和唐子婷的闪耀时刻,但体系型球员如刘禹彤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有趣的是,亚洲杯期间主帅宫鲁鸣曾因机动性不足忽略刘禹彤,选择技术粗糙但身材更优的张子宇,无形间也为人才培养模式敲响警钟。

团队搭建需要多元结构,不应只看高度或单项数据,实际比赛环境下的机动性、球商、定位感常常决定上限。未来中国女篮想要持续领跑国际赛场,对战术型蓝领的重视将是关键。如果管理层能看到体系球员的综合效用,打法会更加立体多变。

刘禹彤的表现或许只是开端。不出意外,她将在未来国家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赛事递进,阵容优化值得期待。

校对 任盈


(体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