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际排坛最具统治力的副攻,无疑是罗伯特兰迪·西蒙(Robertlandy Simon),身高2米06,虽然现年已经38岁,但排球迷脑中浮现的多是他赛场上高高跃起、超手扣杀的画面,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古巴球星的成名之路,是一段艰辛到近乎残酷的旅程。
近日,他接受了媒体的专访,详细讲述了这段排球人生的经历。他曾靠着8美元(约57元人民币)的月薪生活,在无球无网的黄泥地上训练,甚至为了离开古巴不得不通过“假结婚”……但即便如此,他依旧选择回归古巴国家队,只因为心中那份对家乡与球迷深沉的爱。
西蒙的父母都曾是古巴国家篮球队的成员,他少年时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一员。西蒙坦言:“我崇拜隆多和加内特,从没想过要打排球。”直到有一天,排球教练找上他母亲,请她劝儿子试训。
“我根本不想打排球,但是他们(教练)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当时的篮球队已经没有我的位置了,所以我同意来参加其他项目的训练。排球太难了,不像篮球或足球那样容易上手,一开始什么都得学。”
西蒙12岁进入“古巴体育启蒙学校”,但当时学校连个排球都没有,他和队友只能在泥泞的地上徒手凭空模拟排球动作,下雨积水,地面一周不干,就得暂停训练,后来他们自己找到吸水性较强的红色黏土,铺在地上,终于能持续训练。
“我们连球都没有,但一旦有两三颗,就会拼命练习。”于是,大量的体能训练取代了技术练习,古巴球员力量强、弹跳高,也就由此而来。
16岁那年,西蒙首次随国家队出国比赛,目的地是俄罗斯。“我甚至没见过雪。当时没有任何保暖衣物,全靠国家队配发,我们每月拿10美元(71元工资),但其实刚开始是8美元,这比之前要提高了一点。”
2010年世锦赛后,西蒙向古巴排协提出退出国家队。“当时我们被承诺会改善工作条件,但结果却很糟糕,我们在酷热的天气里训练,没有空调,我们在35摄氏度的高温下训练,我们几乎已经习惯了那种环境,我们也没有冷水,我们希望伙食好一点,但情况却越来越糟。”
“于是我告诉排协,我不想再参加古巴国家队的训练营了,因为所有的承诺都变成了更糟糕的现实,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就停止了支付我的工资。” 离队后,他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被古巴政府禁止进入任何体育场馆,甚至在物价上也被“区别对待”,普通人买水泥80美元一袋,而他要付250美元,“因为我曾是国家队球员,人们以为我有钱。”
为了离开古巴,西蒙不得不与一位意大利女子结婚。“我们很快离婚,但没有她,我可能永远走不出那里。”幸运的是,意大利俱乐部皮亚琴察知道他的处境后,愿意每月预付他300美元(2100元人民币),协助他办理合法手续,从而开始海外生涯。
“我之前收到过很多想让我逃离古巴的‘天价邀请’,但我从没答应过,因为我离不开我的母亲,九年前我失去了她,我还有一个残疾的弟弟,我全心全意地照顾他。”
多年后,西蒙选择回归古巴国家队。他坦言:“不是因为条件变好了,而是因为我怀念那个被古巴人民热爱着的感觉。”即使今天古巴球迷无法看比赛直播,只能靠社交平台得知比分,但他们仍为国家队欢呼。“有些人连饭都吃不上,却依然守在收音机前,只为了解我们外出比赛的消息。”
即使今日他已是世界级球星,但代表古巴国家队征战仍充满苦难,漫长的转机、时差、气候不适,甚至要在机场地板睡觉。
最后被问道为何坚持这样做的时候,西蒙直言:“我们每天都会收到球迷们的留言,他们有的人家里甚至连一盘食物都没有,却坐在收音机前,努力了解我们外出比赛的一切,给我们带来许多鼓励,他们唯一的动力就是听到球队赢了比赛!”
“我们走上街头,人们会主动跟我们搭讪,我们明白,我们所做的事情对古巴人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