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涵一脚踢出,动作干净利落,赢得满场喝彩。这个14岁的女孩,站在绵阳的武术赛场上,挥汗如雨,眼神却透着坚定。7月14日,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在绵阳拉开帷幕,30个孩子站上舞台,他们用自己的故事,点燃了无数人的心。
张子涵来自江油市长城实验学校,九年级。她不光学习成绩拔尖,还是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武术场上,她已经拿下28枚奖牌。刚开始练武术,她只是觉得好玩,可越练越上瘾。她发现,女生在弹跳上可能不如男生,但协调性和柔韧性却有优势。这让她找到信心,带着学校武术社团,连续两年拿下绵阳市青少年武术团体冠军。2024年的“星火杯”四川省武术锦标赛,她和队友更是豪取13金13银7铜。现在,她正埋头训练,准备8月的下一场比赛。
另一边,乐山的李欣瑶只有11岁,却已经是街舞圈的小明星。5岁那年,她和妈妈逛街,被街头舞者的节奏感迷住,从此一头扎进街舞世界。每天练8小时,手脚磨破皮是常事,可她从没想过放弃。上了小学,学业压力大了,她学会了平衡时间,一边抓学习,一边练舞步。她登上过央视舞台4次,还受邀去浙江卫视、贵州卫视录节目,抖音上更有20万粉丝为她打call。她说,街舞让她找到快乐,也让她学会坚持。
这30个“新时代好少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个孩子来自非遗世家,在抖音开“非遗技巧小课堂”,教大家剪纸、刺绣,把传统文化传得更远。还有个“09后”小球员,球场上的他跑得飞快,梦想成为下一个足球明星。有的孩子是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讲起历史头头是道。还有个小志愿者,经常帮独居老人买菜、聊天,温暖了整个社区。甚至还有个小小年纪就开发软件的小程序员,写代码写得比大人还溜。
这些孩子的故事,像一颗颗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里。他们用行动证明,年纪小也能有大担当。张子涵每天练武术到深夜,为的是站上更高的领奖台。李欣瑶在学业和街舞间切换自如,为的是不让梦想掉队。那个非遗传承的孩子,拍短视频不图名利,只想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这些小事,堆起来就是大能量。
研学活动是这次活动的一大亮点。30个孩子会去机器人研学基地,近距离看高科技的魅力。他们还会探秘民航,动手做航空模型,参观长虹创域,了解航天“两弹”的历史。这些经历,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让他们用眼睛发现、用心感受。每个孩子都会在这条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
数据也能说明这些孩子的厉害。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已经举办多年,每年选出的孩子,都是从全省上万名候选人中挑出来的。2025年这30个孩子,覆盖了学术、体育、艺术、公益等多个领域。他们不光是成绩好,更是用行动影响身边人。比如,那个义务讲解员,每年为上千名游客讲解历史故事;那个小志愿者,累计服务社区老人超过500小时。
这些孩子的故事,离我们一点也不远。想想看,哪个小区没有几个热心肠的孩子?哪个学校没有几个追梦的少年?他们的故事,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梦想,简单却有力量。那个小程序员,可能跟你家孩子一样,喜欢摆弄电脑;那个小球员,可能跟你楼下的小孩一样,爱在操场上跑来跑去。他们的努力,让人觉得梦想离得那么近,只要迈出一步,就能抓住。
再说回张子涵,她的故事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练武术,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挑战自己。每次比赛前,她都会紧张,但她告诉自己,怕也没用,干就完了。李欣瑶也一样,街舞练到手脚酸痛,她却说:“痛着痛着就习惯了。”这些孩子,年纪不大,却懂得坚持的道理。
活动现场,孩子们拿到奖状,笑得比阳光还灿烂。他们的故事,不只是个人的成功,更是给所有人的启发。谁说少年只能玩乐?谁说梦想遥不可及?这些孩子用行动告诉大家,只要肯努力,任何目标都能摸得到。他们的故事,也让人想起那句俗话: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往前走,路总会越走越宽。
这些孩子的努力,还让人看到中国的未来有多亮。非遗传承的孩子,把老祖宗的手艺传到网上,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的美。小志愿者的善举,让社区充满温暖。这些小小的行动,汇在一起,就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正能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