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奥运会首次引入乒乓球运动以来,国乒总计有43位选手在10届比赛中拿到72个名额,其中都有谁?下面就让我们来完整统计一下吧!
男单: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
女单:陈静、李惠芬、焦志敏;
男双:陈龙灿/韦晴光、江嘉良/许增才;
女双:陈静/焦志敏。
选拔过程: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届乒乓球赛事,国乒虽然早有做准备,但却出现了两大变数,其一是男队被看好的世界冠军名将滕义落选,最终名额落到了长期担任陪练的许增才身上;其二是女队被爆出何智丽让球事件,直接导致奥运选拔被打乱,何智丽、戴丽丽“鹬蚌相争”结果双双落选,教练组启用两位特殊打法选手陈静、李惠芬出战。
比赛结果:陈静、陈龙灿/韦晴光分别获得女单、男双金牌,李惠芬决赛输队友获得女单亚军,焦志敏在半决赛让球与队友李惠芬后赢外战获得铜牌,女双陈静/焦志敏止步亚军被韩国组合玄静和/梁英子打败,男单大溃败无人晋级4强,韩国选手刘南奎在决赛中击败队友金琦泽夺得冠军。
男单:马文革、王涛、吕林;
女单:邓亚萍、乔红、陈子荷;
男双:王涛/吕林、马文革/于沈潼;
女双:邓亚萍/乔红、陈子荷/高军。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开打时正值国乒男队陷入低谷,所以确定是目标是保男双、争男单,其中王涛/吕林、马文革分别是这两个项目的重点栽培对象,女队实力相对较强,至于全队则是“以正合以奇胜”,总共8位运动员,却有多达6种不同的打法,这在整个国乒奥运选拔史上都是前无古人、后也不太可能有来者的情况。
比赛结果:邓亚萍、乔红分别获得女单冠、亚军,二人还联手斩获女双金牌,陈子荷/高军女双摘银;王涛/吕林男双登顶,但男单分别止步8强和小组赛,马文革独闯男单4强但随后不敌法国选手盖亭摘铜,最终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击败盖亭夺冠,同时成为乒坛史上的第一位大满贯得主。
男单:刘国梁、王涛、孔令辉;
女单:邓亚萍、乔红、刘伟;
男双:刘国梁/孔令辉、王涛/吕林;
女双:邓亚萍/乔红、刘伟/乔云萍。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国乒男队迎来新老交替,两位20岁小将刘国梁、孔令辉开始承担大梁,老将王涛、吕林压阵,马文革已经淡出;女队仍然以邓亚萍、乔红为核心,刘伟、乔云萍以“清道夫”身份出战最终完成了外战任务。
比赛结果:女单乔红不敌前国乒奥运冠军陈静(当时代表中国台北队),随后决赛邓亚萍击败陈静再次夺金,乔红铜牌争夺战击败刘伟;女双邓亚萍/乔红蝉联冠军,刘伟/乔云萍决赛不敌队友获亚军;男单、男双都是中国队选手会师,最终刘国梁胜王涛、刘国梁/孔令辉胜王涛/吕林完成新老交替,但当时的男单新科世乒赛冠军孔令辉输给了韩国选手金泽洙止步16强。
男单:孔令辉、刘国梁、刘国正;
女单:王楠、李菊、孙晋;
男双:王励勤/阎森、孔令辉/刘国梁;
女双:王楠/李菊、孙晋/杨影。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孔令辉、刘国梁、王楠、李菊、王励勤/阎森入选没有争议,教练组主要在男单刘国正与马琳、女单孙晋与张怡宁之间纠结,最终还是选择了当时相对比较稳定的刘国正与孙晋,此外杨影搭档孙晋出战女双。
比赛结果:国乒女双成功会师决赛,王楠/李菊夺冠、孙晋/杨影摘银;女单王楠挽救赛点死里逃生淘汰新加坡选手李佳薇,随后继续晋级决赛打败队友李菊,孙晋则早早出局无缘奖牌;男双决赛王励勤/阎森“抢班夺权”战胜卫冕冠军孔令辉/刘国梁;男单刘国正输瑞典的佩尔森,刘国梁半决赛输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后打败佩尔森摘铜,决赛孔令辉战胜瓦尔德内尔实现大满贯梦想。
男单:王皓、王励勤、马琳;
女单:张怡宁、王楠、牛剑锋;
男双:马琳/陈玘、王皓/孔令辉;
女双:王楠/张怡宁、牛剑锋/郭跃。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王励勤、马琳、张怡宁、王楠是核心主力,入选无悬念;单打纠结老将孔令辉、李菊与新星王皓、牛剑锋,最终决定大胆启用新人;男双因为阎森出车祸状态下滑,教练组决定让王励勤/阎森与马琳/陈玘一战定名额,结果后两人胜出,另外让孔令辉搭档王皓出战。
比赛结果:国乒女双未输外战,王楠/张怡宁击败队友晋级夺冠,牛剑锋/郭跃摘铜;男双王皓/孔令辉输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无缘奖牌,最终马琳/陈玘登顶;女单牛剑锋输朝鲜选手金香美,王楠不敌新加坡老对手李佳薇,最终仅张怡宁进4强、最终决赛击败金香美夺金;男单马琳输瓦尔德内尔,王励勤半决赛输王皓后战胜瓦尔德内尔摘铜,王皓决赛不敌韩国选手柳承敏止步亚军。
男团:马琳、王皓、王励勤;
女团:张怡宁、王楠、郭跃;
男单:马琳、王皓、王励勤;
女单:张怡宁、王楠、郭跃。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取消男双、女双项目,改为男团、女团两项,国乒6位运动员都是当时队内名副其实的核心主力,其中老将王楠的入选曾经存在变数,因为她在北京奥运周期的成绩起伏较大,而且一度被确诊癌症所幸后来被治愈,到2007年的时候教练组就基本放弃了以新星李晓霞上位的计划,年底王楠入选女子世界杯并打败张怡宁夺冠更是让她直通北京奥运会没有悬念。
比赛结果:这是国乒奥运史上成绩最出众的一届,男团、女团双双夺冠,男单、女单更是包揽前三名,最终马琳、张怡宁登顶,王皓、王楠摘银,王励勤、郭跃获铜牌——在这之后,国际奥委会修改规则,每支球队最多2位运动员参加单打,国乒暂无可能复刻北京奥运会的成绩。
男团:张继科、王皓、马龙;
女团:李晓霞、丁宁、郭跃;
男单:张继科、王皓;
女单:李晓霞、丁宁。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开打前,资历虽浅的张继科、丁宁都在2011年连夺世乒赛、世界杯单打金牌证明了自己,王皓、李晓霞则是队内成绩比较稳定的主力,马龙技术全面成绩也可圈可点,郭跃状态下滑但经验丰富,而且双打仍是顶尖高手、可以适配团体赛,此前一度入选的老将郭焱最终以伤病原因被丁宁换下,虽然遗憾但也并没有特别让球迷们感到意外。
比赛结果:再次大获全胜包揽所有项目的冠军,且拿到了能拿到的最高级别的奖牌,其中两项团体卫冕成功,男单张继科登顶实现大满贯、王皓史无前例获得三连亚,女单李晓霞扭转颓势胜丁宁称王、后者收获银牌。
男团:马龙、张继科、许昕;
女团:丁宁、李晓霞、刘诗雯;
男单:马龙、张继科;
女单:丁宁、李晓霞。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的阵容基本在球迷们的预料之中,其中马龙、张继科是当时男队仅有的两位单打世界冠军(王皓等老将已退役),丁宁、李晓霞也都是奥运会、世乒赛单打金牌得主,许昕、刘诗雯的成绩仅次于以上4人,比较有争议的是刘诗雯世界排名第一但无缘单打,此外李晓霞当时已伤病频发状态一般,但最终教练组还是决定以李晓霞出战单打兼团体,刘诗雯只参加团体。
比赛结果:彼时的中国乒乓球队仍然处于鼎盛时期,所以此战的结果依旧是大获全胜,包揽团体冠军与单打冠、亚军,其中男单马龙决赛零封张继科完成大满贯伟业,女单丁宁没有重蹈上届覆辙、在决赛中反击李晓霞夺冠,同时也实现了大满贯的梦想。
男团:马龙、樊振东、许昕;
女团:陈梦、孙颖莎、刘诗雯(后被换下)、王曼昱(替补上位);
男单:马龙、樊振东;
女单:陈梦、孙颖莎;
混双:许昕/刘诗雯。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新增混双金牌,其中国乒男队的阵容没有疑问,女队的选拔却是一波三折,前期丁宁、刘诗雯、朱雨玲表现抢眼,但随后3人均被日本选手伊藤美诚步步紧逼,结果只有刘诗雯通过混双实力和2019年世乒赛单打夺冠而入选,然而比赛却因为疫情原因被推迟一年举办,这也让老将刘诗雯的状态继续下滑,最终还是与单打名额失之交臂。
比赛结果:在率先结束的混双决赛中,许昕/刘诗雯领先后被日本选手水谷隼/伊藤美诚逆转,无缘夺得冠军,随后刘诗雯宣布因伤退出团体赛,国乒首次动用P卡让王曼昱上位,最终再次卫冕团体2冠,至于单打则是陈梦胜孙颖莎登顶,以及马龙胜樊振东、成为男乒史上的第一位双圈大满贯。
男团:樊振东、王楚钦、马龙;
女团:陈梦、孙颖莎、王曼昱;
男单:樊振东、王楚钦;
女单:陈梦、孙颖莎;
混双:王楚钦/孙颖莎。
选拔过程:本届比赛国乒引入了积分制进行奥运选拔,相比于过去更加透明,其中男队的阵容并无太多争议,但女队在制定选拔规则后临时做出修改,包括直接拿掉王艺迪的单打竞争资格(因为多次输日本选手)、新增外战扣分机制,随后王曼昱就因为输印度选手巴特拉而掉队,最终再次无缘单打资格,至于混双早已重点培养王楚钦/孙颖莎,二人在这个项目上的位置难以动摇。
比赛结果:王楚钦/孙颖莎成功为国乒夺得混双首金,但随后王楚钦男单第二轮不敌瑞典选手莫雷加德,孙颖莎则在女单决赛中再负陈梦;樊振东一度遇险逆转日本选手张本智和,最终决赛胜莫雷加德夺冠实现大满贯;男、女团体中国队再次登顶,由此而首次实现包揽5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