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了!乒坛身兼三项越来越困难,未来“三冠王”或将越来越少

俗话说得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如果是“三手”呢?

关注乒乓球运动的球迷们可能都发现了近年来的一个变化,那就是在同一个赛事中身兼三项的选手已经越来越难“全面开花”取得好成绩了,而围绕兼项是否会影响运动员状态的话题也层出不穷,在全言看来:

新奥运周期,身兼两项或将不可避免,但身兼三项无论对运动员个人还是对球队都将是弊大于利,未来“三冠王”之类的人物可能越来越少,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目前的乒乓球运动共有八大项目,其中三项团体(混团、男团、女团)的比赛时间通常一般不会与五个单项(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重叠,所以在不讨论团体的情况下,选手们最多就是身兼三个项目。

在此之前,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一场比赛出现所谓的“三冠王”,也就是所有项目都笑到最后,但现在要做到这些已经越来越困难,原因有两点:

  • 第一,新时代的器材、技术体系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越来越高;
  • 第二,奥运会新增双打金牌后,各协会对双打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先说第一点——其实与过去相比,现在乒坛许多比赛的兼项任务本身是有所减轻的:比如世乒赛过去团体、单项不分家,且赛程高度重叠,而现在的世乒赛单数年竞争单项、双数年打团体赛;过去奥运会男女单打和双打的时间也高度重叠,目前混双打完了单打还没开始第二轮。

问题是现在的乒乓球运动也和过去有着天壤之别:世乒赛团体、单项不分家的时候还在打38mm小球,奥运会改男女双打为团体前还在刷有机胶水,当时的乒乓球运动还不算特别劳累,可是现在呢?动不动就形成对拉、相持,很难速战速决,对身体的消耗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现在的乒乓球顶尖领域几乎趋同于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原因就在于这是最兼容相持对拉的流派,但也是最累的打法。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动员如果再身兼三项的话首先身体就可能吃不消,这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接下来说第二点——过去中国队之所以能在双打项目中形成绝对优势局面,除了自身实力过硬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外协会并不重视。可如果外协会重视的话会怎样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奥运会的双打竞争情况。

在1988年至2004年期间,奥运会是有男双、女双的,结果第一次国乒就丢了女双金牌,后来虽然一直夺冠,但也一直在这两个项目上遭到猛烈冲击,但与此同时,中国队的混双几乎是独霸天下,因为它不是奥运项目。

但后来呢?2008年以后男女双打被踢出奥运项目、改成团体,外协会的兴趣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国乒主动在世乒赛上放弃派主力参加男双、混双,这才给了别人一些机会、甚至是拿到金牌,但随后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曾经最不被重视的混双,进入奥运会了。

在混双新增奥运金牌后,外协会的威胁立刻就出现了,结果国乒在东京就丢了金牌,随后4年又一直面临考验,这足以说明人家不是打不了混双,也不是威胁不到中国队,关键看有没有激励,如果有的话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根据奥委会的规定,洛杉矶奥运会将保留混双、恢复男双与女双金牌,这就使得一个运动员想身兼三项更加困难,因为过去在男双或女双项目中遇到的对手不是特别强,并非对手组建不出强的搭配,只是不够重视,所以夺三冠就相对更容易,但如果大家都重视就不好打了。

一个混双项目就足以让国乒头疼不已,让兼项单打的运动员分散精力,再加一个男双或者女双的话,同一人兼三个项目就要分散三份精力,而且身体还未必能扛得住,一旦有一个项目崩盘就完全可能影响所有项目的发挥。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观点:现在如果还让运动员身兼三项,既不利于他个人取得好成绩,对整个球队来说其实也是一个隐患,很可能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发生,所以个人认为未来身兼三项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出现“三冠王”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

那么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此留言一起参与讨论吧!


(体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