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发生意外,王楚钦球拍胶皮被破坏,4人嫌疑大,球迷指向1人

在2025年多哈世乒赛混双1/16决赛前,王楚钦的球拍却出现受损状况,球拍顶部海绵与球板之间裂开了一个口子,教练肖战第一时间向裁判提出质疑,但主裁判经过检查后,认定球拍仍符合比赛标准。

对于运动员来说,球拍就如同战士手中的武器,出现这样的问题,无疑会对其发挥产生极大影响。最终,王楚钦不得不紧急更换备用球拍,尽管在随后的比赛中,王楚钦和孙颖莎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以3-0的总比分战胜对手晋级16强,但球拍受损事件带来的阴影,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比赛状态和心情。

赛后,王楚钦难掩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是我遇到这种事情,一进场就感觉海绵不对劲,一上场海绵开了一半,检测前海绵好好的,那块板就没办法打比赛了,连检测板都检测不好,包括上一次在巴黎奥运会男单上有过类似的遭遇,几次大赛都出现在我身上,换做是其他运动员是什么在心理。” 话语中,球迷们能感受到他的委屈与不解,巴黎奥运会上,王楚钦与孙颖莎获得混双冠军后,其球拍就曾被官方摄影师踩坏。如今,在重要的世乒赛赛场,类似的意外又再次降临,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遭遇球拍受损等意外,不仅可能影响比赛成绩,更是对他们多年努力付出的一种伤害。

在球迷看来,除了王楚钦与孙颖莎,比赛前只有4个人可以接触到王楚钦的球拍,分别是赛前互检球拍的雨果及其女朋友高桥,国际乒联派来的专业球拍检测员以及当值裁判,大部分球迷都将矛头指向当值裁判,因为球员上场前都必须从裁判那拿到自己的球拍,裁判是最容易在球拍上动手脚的。

从专业角度分析,职业球员的球拍都是经过精心调试、长期磨合的,细微差异都会影响手感与发挥。像前国乒运动员张继科就曾说过,每块球拍木纤维和碳纤维的微妙不同,都会左右球员表现。王楚钦经历两次大赛球拍变故,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即便他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这种意外还是会干扰比赛状态。

而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国国际乒联赛事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按照乒乓球比赛的规则,球员在比赛前要将球拍交给裁判,经专人检测球拍规格、平整度、覆盖层厚度等,合格后放入密封袋保存,赛前由裁判带到比赛球台。但王楚钦称送检时是完好无损的,为何拿到手上,海绵与球板之间裂了一个口子?这其中的矛盾之处,不得不让人对检测环节以及球拍在检测后的保管过程产生质疑。

面对这一事件,中国乒协迅速行动起来,展现出维护运动员权益的坚定决心。中国乒协掌门人王励勤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对该事件的关切,详细阐述了乒协所采取的行动,包括立即询问运动员、教练员情况,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同时,中国乒协代表运动员就球拍检测受损事件提出抗议以及申诉,强烈要求调取监控,彻查事件原因。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中国乒协还提出了三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其一,希望在此事件之后,能够由工作人员全程跟随球拍检测,确保没有任何无关人员可以接触到检测后的球拍;其二,要求球拍检测过程全程录像,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其三,督促国际乒联深入调查球拍受损原因,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乒协对运动员权益的重视,也彰显了其积极推动赛事管理完善的态度。


(体育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