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姚明、王治郅、巴特尔等人曾在NBA赛场上崭露头角,却不知被称为“篮球狂徒”的马健,才是赴美打球第一人。
曾经的马健,一度被球迷们称作是“亚洲第一前锋”,甚至就连姚明都没有吝啬对他的评价。
在个人生活方面,娶到日本娇妻、被老丈人在拉斯维加斯送房的他,也绝对称得上是人生赢家。
唯独可惜的是,即使马健哪哪都好,但他这辈子可能都无法和中国男篮兼容,从而也导致他后来逐渐变成了一位“篮坛判官”...
体格粗犷,性格狂傲,这就是马健身上一直承载着的标签。
早从马健接触篮球之初,身高出众的他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而且和如今篮坛高个们不同的是,他的体格一直都很健壮。
在那样一个年代,马健在河北篮球界无异于一个“推土机”般的存在,所以他的出色表现,也很快就迎来了河北男篮的关注。
除了性格上有些桀骜不驯,河北男篮教练们还真挑不出马健半点毛病。
接下来的发展不难想象,对于这样的人才,国家队当然也是特别青睐的,所以他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国青队,未来进入国家队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尽管马健的性格在国青时期没有太大改变,但他的球技却在与日俱增,以至于远在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注意到了他。
“只要你愿意来美国,一切费用都由学校出。”
彼时的美国男篮,绝对是世界篮坛内顶尖的存在,况且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能打进美国男篮,所以这对稚嫩的马健来说,是十分有诱惑力的。
然而,因为签证、政策等问题,马健的赴美想法只能搁浅,接下来的几年也一直都在国内打球。
尤其是在他为河北相继夺得全国锦标赛、全国联赛、全国俱乐部杯赛冠军后,马健的大名就响彻了大江南北。
就连那几年的男篮亚锦赛、北京亚运会,中国男篮能够夺得冠军,马健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彼时的马健,颇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心气,这也导致他虽然获得了无数荣誉,但心底一直埋藏着赴美的想法。
毕竟以马健那种狂傲的性格来看,亚洲这个“池子”未免有些太小了,当然,凭人家当年的成绩来看,狂确实是有狂的资本的。
直到巴塞罗那奥运会到来,中国男篮和马健终于见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以至于那一年我们只拿到了第12名。
这种反差对马健来说,相当于直接在他的心气上浇下一盆冷水,同时也加剧了他想要去美国苦修的决心。
有意思的是,虽然当时中国男篮是“虎王”孙军拿到了得分王,但更受青睐的却是年轻气盛的马健,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再一次向他发出了邀请。
显然,这一次马健绝不会再犹豫,所以即使是中国男篮一再“挽留”,他也不顾一切地来到了美国,同时也和中国男篮渐渐背道而驰...
信息来源:2016年4月21日发表于国家体育总局——《篮球报道——中国球员的NBA之路》
直到下飞机之前,或许马健依然觉得奥运会上的失利,主要还是因为和队友配合不佳。
然而,等他真正踏入美国训练场的时候,就发现了彼时中美篮球的差距,真不是几句话可以形容的。
尽管中国健儿们也很努力,但彼时美国的训练计划更加先进,再搭配上美国球员常有的强健体格,就注定了双方的训练方向会大不相同。
或许马健在国内算得首屈一指,可是到了美国,他在前锋位置上根本站不住脚,甚至就连许多后卫,都比他要精壮不少。
信息来源:2019年9月17日发表于新京报——《前国手马健谈中国篮球:竞技场上比的不是背教科书》
然而,马健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加盟NCAA联赛的中国球员,只要他能打出一定的成绩,未来极大概率是可以进入NBA打球的。
可惜的是,在NCAA征战的28场比赛中,马健的表现实在太过平庸,以至于除了快船队愿意给个机会之外,再没有任何一支NBA球队认为他有价值。
1995年,马健勉强挤进了快船队的NBA季前赛,场均表现依旧是差强人意,所以在常规赛到来之前,他就被球队裁掉了。
赴美之梦破碎,这种打击让马健一度陷入自闭,要不是恋人一直宽慰着他,或许他早就失去了继续追梦篮球的梦想。
马健的恋人,也正是他在美国上学期间认识的同学高桥美子,一个在美国长大的日本女人。
别看马健长相粗犷,可心思却极为细腻,当年也正是因为他的好些个小技巧,终究是俘获了这位异国美女的芳心。
值得一提的是,高桥美子的家境也是非常人所及的,而且在两人结婚之后,老丈人还专门在拉斯维加斯为两人买下一处房产。
生活的美满,渐渐抚平了篮球事业带来的打击,所以马健在重振旗鼓后,便有了回归中国打球的想法。
然而,马健当时走得“鲁莽”,所以回归也注定“坎坷”,如果连人情世故都做不好的话,又如何在江湖上“打打杀杀”?
信息来源:2002年12月17日发表于新浪体育——《痴情马健“打拼生活”:我的爱 我的情 我的篮球》
对于马健来说,早在第一次美国发来邀请的时候,他就应该赴美,不然就可以早几年得到更好的培养。
搞到最后,NBA待不住,国内也回不去,可是马健除了篮球之外再无任何特长,他又该去哪里发展?该怎么养活妻儿?
生活总得继续,所以马健便选择去往菲律宾职业男篮发展,最终甚至还帮球队拿到了总冠军,个人也被评为最佳外援。
由此不难看出,马健肯定是实力在线的,他在美国混不下去,并代表他球技不行,如果这样一位球员能回归国内的话,是不是就能创造更多价值?
直到1997年,马健终于得到了北京首钢的邀请,同时也第一次出现在了CBA的赛场上。
辗转多年,马健的球技没有退步,但为人却变得更加圆滑,而他的“美国个性”也在慢慢地被国内环境消磨。
1998年,马健又来到了北京奥神发展,接下来的几年中也逐渐成为了球队里的灵魂人物。
然而,就在马健终于能在国内站稳脚跟的时候,一场“假球”风波却再次把梦击碎了。
2000年,北京对战奥神,马健交手姚明,这是一场备受万众瞩目的比赛,同时也是球员们心神最为紧张的一场比赛。
在比赛紧要关头,马健明明有机会通过罚球反转胜局,但这颗该进的球,却“意外”地丢了。
对此,马健一再强调是自己缺氧了,可是在奥神老板眼里,这就是马健因利益牵扯而打出的“假球”。
一场难辨真假的事故,让马健和老东家翻脸了,同时也让自己的篮球生涯进入了倒计时。
退役之后,马健很少再露面,他开始更加专注自己的家庭,因为这些年来,妻子太辛苦了,而三个孩子也需要更多陪伴。
等到球迷们再次看到马健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篮坛判官”。
马健似乎还是那副桀骜不驯的模样,对待中国男篮和篮协更是没有半点耐心可言。
今天指责篮协制度存在很多猫腻,明天又说男篮球员不堪重用,总之在马健的嘴里,他对男篮是“又爱又恨”的。
爱是对于篮球这项运动,恨则是因为这些年的遭遇过往。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马健和男篮无法兼容,但他对姚明的评价却是极高的,而且就连姚明也称赞过马健的篮球技术。
或许马健的激愤难以考究真实性,但从另外一点上,或许我们能看到很多端倪。
在美国深造过的马健,虽然得到了在CBA打球的机会,却再也没能进入过国家队的行列。
用马健自己的话来说,他这是“报国无门”,但在宫鲁明嘴里,这却是“子虚乌有”。
事实真相自有他人评说,就算马健没有证据,但至少有一句话他说的是对的。
“也许我们的篮协深陷泥潭,但中国篮球不应该停止进步的脚步。”
信息来源:2013年8月27日发表于环球网-青年报——《马健:当年篮协干预,报国无门!》
从“狂徒”到“判官”,马健似乎还是那种风风火火的性子。
而他对男篮的“恨”,可能更是也是源自对篮球的“爱”,这样的人才没能在巅峰时期为国争光,实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