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卡球员打进世锦赛半决赛,10万英镑奖金到手却连个排名积分都拿不到,这事儿你觉得公平吗?2025年世锦赛,赵心童用一场场“碾压式”胜利把这个问题甩到了世台联的桌面上。资格赛首轮,他对上张家玮,4-0干净利落,四局轰出单杆128、122、84和77分,长台命中率高达92%,整场比赛不到一小时就结束,观众席直接炸了锅。这实力,谁看了不说一句“牛掰”?可偏偏,世台联的规则硬得像块石头:外卡球员再能打,积分也只能是零。这下好了,赵心童的炸场表现不仅让对手下不来台,也让世台联的规矩显得有点站不住脚。
说起赵心童,这家伙的经历简直是斯诺克圈的“励志大片”。2022年,他因为假球案被禁赛,直接从职业选手跌成了“路人甲”,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他还能翻身。可这小子硬是憋着一口气,2024年在Q-Tour业余巡回赛杀疯了,连拿四站冠军不说,还两次打出147满分杆。那场面你想象一下:球桌上一杆接一杆,黑球红球跟听他指挥似的,观众都看傻了眼。这还不算完,他在Q-Tour创下历史,成为首个单赛季多次轰出147的球员,直接把“外卡球员不行”的老观念踩在脚底下。靠着这股狠劲,他拿到了世锦赛外卡资格,重新站上了大舞台。可惜,规则不认人,他再牛,积分还是个大鸭蛋。
赵心童的实力摆在这儿,世锦赛资格赛的数据更是亮瞎眼。单杆破百跟吃饭喝水似的,长台命中率92%,进攻效率直接刷新纪录,连职业选手都得服气。
可世台联的规矩却像个老顽固,非说外卡球员不能攒积分。意思是,赵心童就算打进半决赛,10万英镑奖金揣兜里,排名还是原地踏步,想重返顶级赛场?门都没有。这规则本来是为了保护职业球员的饭碗,可现在看着赵心童这表现,咋感觉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味道?更别提世台联也不是没开过先例,2013年奥沙利文替多特打大师赛,不就“特事特办”了一回?2006年亨德利因病退赛,积分不也没全清零?现在赵心童这么猛,世台联难道真要死守着条框框,把天才往外推?
这事儿还没完,场外的动静比场内还热闹。斯诺克论坛上,82%的票选者喊着“该给赵心童积分”,社交媒体上更是吵翻了天。
中国粉丝在直播平台刷屏,“赵心童这实力不给积分,天理难容!”就连路人观众都被他的进攻型打法圈粉,看他打球就一个字——爽!那杆杆进球的干脆劲,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停不下来。可世台联要是不改规则,赵心童的排名上不去,曝光度自然就少了,到时候谁还记得这号猛人?更别提商业价值了,赵心童和张家玮的资格赛在中国收视率直接冲顶,数据不会骗人,中国观众占了全球斯诺克直播的40%。赵心童这种“人气王”,要是被规则卡死,世锦赛的票房和赞助商还不得哭晕在厕所?
说到这儿,世台联也真够头疼的。守规则吧,怕埋没人才,还可能丢了中国市场的金饭碗;改规则吧,又怕被人骂“搞特殊化”,砸了公平的招牌。
其实也不是没折中办法,有人提议把赵心童的奖金折算成下赛季的初始积分,既不破坏框架,又能让实力说话。这主意听着挺靠谱,支持的人觉得这能激励更多复出球员,反对的却说“凭啥就他特殊?”咱不妨看看别的运动,网球的外卡选手不也能拿积分吗?斯诺克咋就不能与时俱进一把?赵心童这事儿,到底是规则重要,还是比赛好看重要,世台联得好好掂量掂量。
再回头看看赵心童的禁赛那档子事,其实也没那么严重。2022年假球案,他只是“替人下注”,没像梁文博那样直接操控比赛,世台联罚他禁赛两年,代价不算小。可如今他用实力证明自己,舆论的风向也变了,很多人觉得他已经“罪已赎”,没必要再卡他积分。
社交媒体上粉丝说得挺实在:“打得好就是硬道理,管他以前咋样!”这话说糙理不糙,赵心童在球桌上的表现,谁还能挑出毛病?世锦赛半决赛在即,他要是再轰几杆破百,世台联的压力估计得更大。到时候不改规则,怕是连观众都不答应。
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也给世台联出了道难题。赵心童的比赛一播,弹幕满屏飞,年轻观众就爱看他这种“杀红眼”的打法。2024年WST报告里写得清楚,中国观众撑起了斯诺克的半壁江山,赵心童要是没排名没曝光,赛事热度肯定得打折扣。
想想看,一个能打147、能带收视率的选手,被规则拦在门外,谁看了不觉得可惜?这可不是小事,世锦赛的赞助商和转播商盯着呢,赵心童要是“隐身”,他们掏钱的心思估计也得凉一半。世台联不傻,商业价值这账他们比谁都会算。
话说回来,赵心童这波操作真够硬核。从禁赛谷底爬到世锦赛半决赛,他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本事。资格赛那场4-0,球桌上的他就像开了挂,每一杆都带着火花,连对手张家玮都只能苦笑摇头。那一刻,你能感觉到,这家伙憋了三年的气全撒出来了。可惜,规则这东西有时候就是个“冷面杀手”,不管你多猛,照样给你画个圈圈。
世台联现在是骑虎难下,改吧,怕开了口子管不住;不改吧,又怕把赵心童这块金字招牌给废了。
要我说,世台联不如借这机会改改规矩,弄个“实力豁免”机制,像赵心童这种用实力砸场子的,给条活路又咋了?参考下历史先例,灵活点总没坏处。这事儿要真成了,不光赵心童能重回巅峰,斯诺克的规则也能跟上时代,说不定还能多拉几个年轻观众进来。毕竟,比赛嘛,不就是看谁打得好吗?赵心童用实力敲开世锦赛大门,世台联会为他敞开规则之门吗?球杆在手,答案在桌子上等着呢。
作者 | 本文转载自@前出塞二首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