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价格持续走高 昆明球友应对有妙招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

场馆的价格随着配套设施的变化而有所浮动

汤先生囤了很多羽毛球

近年来,“羽毛球热”持续升温,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羽毛球需求激增。然而,受鹅鸭出栏量下降影响,羽毛球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羽毛球价格持续上涨,给广大球友带来了经济压力。“打球成本越来越高了”“快要打不起了”,成为球友们的普遍心声。4月9日,记者采访了3位不同球龄的羽毛球爱好者,了解他们在“涨价潮”中的真实感受和应对之策。

提前囤货应对涨价

未雨绸缪下的甜蜜负担

随着羽毛球价格持续上涨,不少资深爱好者开始提前囤货。在昆明工作的汤先生是一位资深球友,每周打球超过3天,羽毛球的消耗量很大。他以常用球为例算了一笔账:“‘金黄1号’去年在电商平台上约80元一筒,现在优惠价也要120元至140元一筒。品质更好的‘红超’去年140元左右一筒,现在190元一筒。”这意味着仅一年多时间,他常用的球价格涨幅超50%。

“涨得太多了。”昆明学院研究生赵卓文感叹道。作为一名有6年球龄的业余选手兼教练,他对羽毛球价格变化格外敏感。“两三年前,性价比不错的球70元至80元就能买到一筒,现在同样品质的球至少要150元。”价格几乎翻倍,让不少球友直呼“打不起”。

由于昆明地处高原,对球速有特定要求,赵卓文常用的快球速羽毛球在线上渠道一球难求,只能转向本地实体店购买,但线下购买不仅需要提前订货,还面临经常缺货的情况,这进一步增加了用球成本和难度。

记者计算发现,若每周消耗2筒“金黄1号”(现价120元/筒),月支出约960元,较去年同期(80元/筒)上涨50%;若每周消耗2筒“红超”(190元/筒),月支出高达1520元。

为应对涨价,汤先生和队友采取了囤货策略。汤先生透露,他们会密切关注厂家发布的涨价通知,并多渠道关注价格,适时购入,如电商平台推出团购优惠时就大量购买。目前,汤先生和3位球友共囤积了40筒羽毛球,“足够使用一年了”。此外,汤先生和球友还会互相分享优惠信息,随时补充库存。不过,这种“续命”方式也意味着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

相比之下,赵卓文这样的教练和学生群体则难以效仿。“我们很难囤球。”赵卓文坦言,由于持续的高消耗量,囤货带来的资金和仓储压力都难以承受。他无奈地表示:“我们每半个月去买一次球,每次去都是一个新的价格。”

优化用球策略

耐打性与保养技巧成关键

为应对涨价,球友们还通过优化用球策略来降低成本。汤先生和球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更经济的用球方法,虽然高端球“红超”单价较高(190元/筒),但其耐打性更佳——每小时仅需2个,而“金黄1号”(120元/筒)则需3至4个。“算下来,高端球反而更划算。”因此,他们会根据训练强度灵活搭配使用不同档次的球。此外,每次打球结束后,他们会将尚可使用的旧球保留,用于日常基础训练,最大限度延长每个球的使用寿命。

业余爱好者韩女士虽然打球频率不高,但也明显感受到价格在上涨。她通常选择维克多5号、6号球等,为了降低成本,她总结出几个延长羽毛球使用寿命的“小窍门”:用蒸汽蒸一下,球会更耐打;避免暴晒,防止球体变脆。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羽毛球的消耗速度。有时她与球友商量轮流带球,以降低个人成本。“我之前囤的球到现在还没用完。”韩女士表示,对于像她这样的休闲玩家,这些小技巧能有效缓解涨价压力。

平衡运动成本压力

错峰预约场地多人分摊费用

与持续上涨的羽毛球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羽毛球场馆的租赁费用保持相对稳定,这为爱好者们提供了重要的成本缓冲。

汤先生介绍,他常去的球馆会根据时段、季节及空调配备情况浮动调价。例如,无空调场地白天30元一小时,晚上50元一小时;夏季带空调的场地则更贵,晚间可达80元一小时。

为了降低羽毛球涨价带来的打球成本,汤先生和球友会参与球馆充值优惠活动获取折扣,同时选择错峰打球,优先选择价格更低的白天时段。“这样既配合家庭安排,又能控制成本。”汤先生表示,“每一次打球与球友共同分摊费用,平摊下来每人也就十几块钱。”

赵卓文所在的昆明学院羽毛球场馆对本校学生收费10元一小时,校外人员25元一小时。赵卓文介绍,他偶尔会到校外商业场馆打球,一小时一般在40元以上。“校外商业场馆价格较高、服务参差不齐,因此,我大多数时间都选择在校内打球。”他说。

韩女士打球地点不固定,她说:“整体体验下来,场馆的配套设施差异不大,一些场馆更大、设施更新,价格也就高一点。”她认为,即使是价格较高的场馆,也往往有降低成本的途径。例如,她最近去的一家场馆一小时收费70元,但若是加入球馆社群,由社群里的教练组织打球,就是35元一个小时。

成本走高难挡新玩家参与热情

尽管羽毛球及相关消费价格持续攀升,但这项运动的整体热度不降反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赵卓文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报名学羽毛球的孩子明显增多了”。他特别注意到,6至10岁的学员数量显著增多。“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而羽毛球本身趣味性强、上手容易、场地限制小,在户外也能开展,相比其他运动更具便利性。”在他带的学员中,不乏在专业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佼佼者。

汤先生补充道:“虽然部分爱好者因价格上涨而退出,但新加入的玩家数量更多。”这些新玩家虽然对用球品质要求不高,多选择价格亲民的低端球,但他们的加入不仅支撑了中低端市场,也为球馆带来了持续活力。

本报记者 蓝灏 文 受访者供图


(体育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