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重庆种植业化学农药使用强度下降27.66%

11月2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种子站获悉,“十四五”时期,全市种植业化学农药使用强度为每亩78.50克,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7.66%,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用重大。但不科学、不合理使用农药,也会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生态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时期降低5%,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时期降低10%。

为此,我市通过广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科学用药示范,不断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农户转变防控理念,推动绿色防控技术落地见效。此外,加大统防统治力度,依托服务组织规模化、标准化作业,提升整体防治效率和效果,减少重复用药和分散防治造成的农药浪费。

在药剂选用和施用上,进一步优化农药使用结构,积极推广生物农药、环境友好型药剂,引导种植大户率先减量用药,逐步实现从化学防治为主向绿色精准用药转变。还大力推广高效电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施药设备,实现精准喷洒与减量控害,从技术手段上降低农药使用总量。

根据近年来对全市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柑橘等10种作物化学农药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十四五”时期,全市种植业化学农药使用强度为每亩78.50克,其中粮食作物为每亩60.76克、经济作物为每亩97.93克,分别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8.14%、28.38%,所有作物总体下降27.66%,超额完成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减量目标。

市种子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农药用药指导,通过专题培训、设置宣传栏、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推动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与病虫害防治效益双提升。同时,加快提升农药施用效率与精准化水平,通过引进配备扇形雾喷头等先进器械、鼓励发展农用航空作业,全面推进农药使用减量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