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田野”里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泥土的芬芳中得到感悟和提升

田间劳作。郭雨倩 摄

扬子晚报网11月26日讯(通讯员 陶诗宇 白哲儒 记者 陈咏)记者26日从扬州大学获悉,扬大植物保护学院上周在文汇路校区耕读基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活动以“理论+实践”为核心,让同学们在锄草护苗、躬身采收中体悟农耕辛劳,锤炼专业技能,厚植“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

实践活动开始前,副院长贺振对同学们说,植保专业与田间实操密不可分,必须扎根地头、勤练实干,才能将理论转化为护农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植保人。他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锤炼品格,实现专业能力与个人素养的双重提升。学院党委副书记夏玉荣提出,耕读实践是学院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希望同学们以饱满热情投入实践,让青春在服务农业的实践中绽放光彩。随后,耕读基地负责人董京萍老师现场开展技术培训,细致讲解除草护苗、作物采收相关知识,依照班级划定责任区域,明确田间操作的安全细则,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同学们有序领取农具前往责任区域,开始进行本次耕读实践活动。

记者现场看到,同学们自发分组、分工协作,拔除表层杂草、清理深层草根。活动负责人与辅导员全程巡回指导,记录除草进度、把控任务质量。经过劳作,各班完成除草任务,评委团从“责任田除草洁净度”“杂草分类堆放规范性”“田间操作安全性”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作为耕读系列实践的核心环节,水稻采收实践在基地田间有序推进。同学们手握镰刀收割稻穗,仔细捡拾散落谷粒,针对不同长势的稻株,灵活调整操作方式,配合默契、推进高效。

“真等自己拿起镰刀下了地,割起水稻,才明白‘粒粒皆辛苦’真不是空话!”植保2303班的胡逸擦着额头的汗说,“只有真正扎到田地里,才能学到服务‘三农’的真东西啊。”经过两小时集中劳作,整片稻田采收任务顺利完成,捆扎整齐的稻穗被集中转运。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植保学子将课堂知识落根田野,从躬耕践本领到评鉴促提升,各环节环环相扣,让同学们在泥土的芬芳中读懂“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

校对 胡妍璐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