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讯 (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周富强)11月24日,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尉氏县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组织农技人员奔赴小陈乡、张市镇等多个乡镇,实地查看麦田苗情,为小麦冬季管理出谋划策,筑牢明年稳产增收根基。
在小陈乡麦田,农技人员仔细查看土壤与麦苗,针对耕作粗放、坷垃多且未耙实的地块,建议小麦分蘖后适时机械镇压。“镇压好处多!”农技人员边示范边讲解,“能压碎坷垃、弥补裂缝,让土壤踏实,保墒防旱防冻,促进根系下扎,提升小麦抗逆力,让麦苗稳健生长。但土壤过湿、封冻的麦田不宜镇压,晚播麦要轻压。”
科学分类管理对小麦根系生长和壮蘖培育至关重要,肥水管理是关键。农技人员表示,据气象预测,今年12月至明年2月,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存在病虫草害和冬春冻害风险。因此,要因墒因苗科学冬灌,促进壮苗、控制旺苗、预防冻害。
在张市镇麦田,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冬灌。“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的麦田,要在土壤封冻前、日均温降至3℃左右开始浇越冬水,夜冻昼消时结束。”农技人员讲解道,“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未浇水的麦田必须冬灌,能踏实土壤、粉碎坷垃、灭杀害虫、改善墒情、平抑地温、促进生根分蘖,保苗越冬。”
同时,农技人员给出具体冬灌建议:缺肥麦田结合冬灌亩追5—8公斤尿素,促苗转化升级;单根独苗晚播弱苗麦田不宜冬灌;冬前墒情好的旺苗麦田,可推迟或不做冬灌。
冬前是化学除草和病虫防控的黄金期。农技人员强调,要抓住冬前时机,根据草相和气温变化,依据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及地下害虫等动态,适时防控,压低病虫基数,减轻中后期压力。多花黑麦草严重麦田,在播后苗前喷雾封杀基础上,于小麦3叶1心期后喷药补杀,确保防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