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潮州日报
农技人员王显云(右)到蒋成功麦地指导麦苗防治工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恩宇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恩宇
“现在是锈病、白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一定要仔细观察,做好防治。”11月12日,毕节市纳雍县百兴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显云,来到小麦种植大户蒋成功的麦地里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百兴面条”是远近闻名的农特产品,以好吃、劲道著称,主要原因便是当地的自产小麦。百兴古称白泥屯,部分土壤为“黄泥+白胶泥”,再加上百兴独特的气候,使得百兴小麦淀粉含量高、麦香味浓,被戏称为“能吹泡泡糖”的小麦,搭配当地上百年的传统工艺,面条味美。
依托这样的资源禀赋,小麦成了该镇主导产业,近年来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分片种植有黔麦16、红秆高麦和白秆高麦、丰优5号和丰优8号等品种。
为了让来年小麦好丰收,今年,百兴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采取分村分片负责的方式,让所有工作人员下到麦田,指导麦农种植、护苗。
“小麦平均每亩地产麦400斤,每斤均价5.5元,每年小麦的产值超过5000万元。”王显云说,前期“护苗”很关键,必须经常到地里看一看,确保负责片区小麦健康生长。
“我今年种了80亩,因为量多,格外小心,隔三差五就会请农技人员到麦地里指导,他们的建议往往会事半功倍。”种植大户蒋成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