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种薯种出500万元产业

原标题:村里种薯种出500万元产业

眼下正值红薯采收旺季,会昌县晓龙乡倒圳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翠绿的薯藤爬满垄面,村民们弯腰刨土、分拣装筐,新鲜出土的红薯圆润饱满,泥土清香中满是丰收的喜悦。大家正抢抓农时采收,准备制作红薯干。

“今年种了4亩多夏季红薯,每亩能收3500斤左右。”村民刘泉贵手里捧着刚挖的红薯,脸上笑开了花,“咱这红薯干是纯天然的,拉到集市上能卖10块钱一斤,今年产量比前两年都高。我种红薯十多年了,这可是家里重要的补贴来源。”

倒圳村地处会昌、安远、于都三县交界,四周青山环绕,风光秀丽。这里四季分明,温润的气候搭配肥沃的土壤,种出的红薯饱满、清甜,也让村民有了稳定的收益。

“我们村是全乡最早发展红薯产业的。”村党支部委员刘成有介绍,得益于好山好水,倒圳村加工的红薯干甜度高、口碑佳,赣州、于都、兴国的商贩都慕名来收购,价格也比其他村的高出一截。“红薯种植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特别适合村里的留守劳动力。”刘成有说,村里不仅鼓励更多农户加入,还改良种植和制作技艺,种植规模从最初的100多亩扩到了如今的500多亩。

不过,随着产业发展,红薯连作导致的田块肥力下降、越冬虫害等问题逐渐显现。为此,当地引入科学管理技术,联合江西欲晓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种植基地,依托晓龙甘薯产业博士服务工作站,深化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西瓜红、普薯25、榴莲蜜薯等优质品种,同时开展种植培训,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营销。

为提升红薯干口感,当地村民传承并改良古法技艺,摸索出一套“三蒸三晒”的倒蒸工艺:先把红薯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倒入木桶蒸笼里高温蒸煮,晒透后再复蒸、复晒,这样反复三次才算完成。“一蒸为熟,二蒸为甜,三蒸为软,少一步都出不了这个味儿!”村民们笑着说,这就是倒圳村红薯干能打响口碑的秘诀。

如今,红薯种植成为倒圳村村民回乡创业的首选,全村红薯种植户超90户。2024年,该村红薯产业产值达500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小小红薯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侯艺松)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1月24日 22:55[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