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警告被忽视,古希腊人早发现人为气候变化,今预言成真

站在公元前4世纪的爱琴海边,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克里特岛的老人们向年轻人抱怨,冬天越来越冷了,雪下得比以前多,那些曾经种满橄榄树的山坡如今荒废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人类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在《论风》里记录下了这些抱怨。他提到伊达山脉原本有大片适合耕种的平原,后来却因为不长庄稼被荒置了。

有意思的是,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年之间,克里特岛的气候确实在湿润温暖、干燥温暖、寒冷湿润之间反复切换。

只不过到了泰奥弗拉斯托斯写作的年代,当地应该正处于相对温暖干燥的时期,这说明那些关于"从前更暖和"的记忆,可能混杂了不同时代的气候状况,就像今天我们回忆童年的冬天总觉得雪特别大一样。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古人不只是观察气候本身在变,他们还注意到了人的活动会影响气候。

罗马贵族老普林尼在《自然史》里举了好几个例子:色萨利的拉里萨地区因为湖泊干涸导致气温下降,原本长得好好的橄榄树死光了,葡萄藤开始遭霜冻;埃诺斯城因为河流改道反而变暖和了;腓立比周边因为农田排水工程改变了小气候。

你看,虽然他们不懂什么温室效应、碳循环,但已经能把人为改造地貌跟局部气候变化联系起来,这份观察力着实不简单。

古希腊罗马人对环境问题的担忧,跟今天我们的感受其实挺像的。科卢梅拉在《农业志》里说,"许多权威人士确信,随着漫长岁月的流逝,天气与气候会发生变化",这话放在今天的气候大会上也毫不违和。

只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作家,比如萨塞尔纳,更倾向于把长期气候变化归咎于天体运行,而不是人类活动。这种解释在科学上当然站不住脚,但反映出人类面对宏大自然力量时那种本能的敬畏。

不过在环境保护这件事上,古人的思路倒是相当实际。他们不太纠结"气候变化"这个宏大命题,而是直接关注环境恶化对健康的影响。

希腊医师盖伦记载,罗马的台伯河被污水和垃圾污染得厉害,捕上来的鱼不能吃,可还是有人吃了然后得病死掉。

老普林尼更是直白地说,"我们污染河流,甚至把维系生命的空气变成毁灭生命的媒介"。这种表述里透着一股无奈,明知道在破坏环境,却好像停不下来。

好在也有统治者试图做点什么。罗马皇帝涅尔瓦在公元96到98年在位期间,通过工程建设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连空气都变得"更纯净"了。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比较早的环境治理案例,虽然规模和手段都很有限,但至少说明当权者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愿意投入资源去改善。

从克里特岛山坡上消失的橄榄树,到台伯河里有毒的鱼,古人记录下的这些细节,今天读来仍然让人心头一紧。

他们或许不懂碳排放、全球变暖这些现代概念,但他们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人对自然做了什么,自然最终会以某种方式回应。

这份跨越两千多年的忧虑,提醒我们,环境问题从来不是哪个时代的专属烦恼,而是人类文明始终需要面对的课题。

只是今天我们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某条河流的改道或某个湖泊的干涸,而是整个地球气候系统的剧:—这让古人的担忧显得既遥远又切近。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