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拿上“10万+”年薪,老板说他们值这个价!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清晨5点30分,晨光熹微。53岁的张步春驾驶小客车穿行在开州区白鹤街道四胜村乡间道路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为重庆开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开凡农业)的生产部经理,他不仅统筹果园的常规生产,还主动接送工友上下班。这位在自家门口上班的农民工,如今拿上了超过10万元的年薪。

在开凡农业,像他这样在家门口就业、领取高额年薪的农民工总计有10多位。他们不仅吃住免费,节假日正常休息,年终还能获得逾万元奖金。

他们为何能在家门口获得如此优厚的待遇?11月3日,公司总经理郭伟表示:“他们的付出,值得这份高薪!”

就业不出村,年薪“10万+”

开凡农业的投资人郭小平是白鹤街道本土人,早年外出闯荡,在上海创办企业,带领300多名乡亲务工增收。

张步春于1998年跟随郭小平工作,从建筑工做起,逐步成长为代班组长。2013年,因家中老人小孩需要照顾,他决定返乡。

面对众多农民工“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困境,郭小平于2013年返乡流转2000多亩大多被荒芜的土地,发展柑橘产业,为返乡人员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

基于多年了解与信任,郭小平安排踏实肯干、能力全面的张步春担任生产部经理,年薪达10万元。

随着园区规模扩大,2015年,郭小平又招纳因家有老小需回家照顾的同乡刘家全担任仓库及后勤主管,年薪逾8万元。

2020年,公司果园基地进入关键管护期,又从四川引进技术骨干蔡兴海担任技术总监,年薪15万元。

……

▲蔡兴海表示,看到果实畅销国内外,倍感自豪。记者 彭瑜 摄

“目前共有10多位农民工领取年薪,5人10万元以上,其余8万元左右。”郭伟介绍,除年薪外,公司还提供社保、免费食宿、8小时工作制、加班补贴等,并根据绩效发放年终奖。

昔日建筑工,今朝多面手

10月28日清晨,郭伟询问张步春果园当天上午是否在喷药。

“露水还比较重,下午喷效果更好。”天未全亮,张步春已巡园归来,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妥善安排。郭伟愉悦地说:“现场情况你最了解,你说了算。”

尽管只有初中学历,张步春先后参加市区农业部门的系统培训,多次赴广西、云南、江西等地考察,如今已成为柑橘生产管理的“多面手”。

同样只有初中文化的刘家全进步也很显著。从工地“粗活”转型后,他身兼后勤主管、水果加工厂厂长、生产小组长等数职,统筹日常餐食、生产安排与果品加工,样样安排得井井有条。

“他们责任心强,把果园柑橘产业当成自己的事业。”郭伟表示,尽管实行8小时工作制,但大家主动承担更多职责。张步春兼任司机,刘家全还负责库管,蔡兴海则深入一线示范操作。“员工们以基地为家,只有雨天才会抽空回家。”

▲开凡农业先后获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公司的“鹤平沃柑”也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记者 彭瑜 摄

高薪激励带来高质量发展。开凡农业先后获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等荣誉,公司的“鹤平沃柑”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目前,基地扩展至3600亩,成为国家级优质晚熟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年产优质柑橘5000多吨,优质果率80%以上,产品畅销海内外。

“他们的付出,完全值得10万元年薪。”郭伟说。

一个人带动百户富,果园飘香生活甜

刘家全心中曾有一个遗憾:早年在外打工,母亲生前未能陪她好好过一次生日。如今,父亲83岁了。从回村就业算起,他已为老人操办了10次家庭生日宴,幸福洋溢。

“感谢公司,让我在家门口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刘家全的妻子在家赡养老人、照看孙子,一家人的生活温馨美满。

张步春也因这份稳定工作,装修了多年前修建的住房,一家人住进“乡村别墅”。去年,他父亲重病,郭小平帮忙联系上海医院,及时安排手术,令他们全家人感激不已。

“我不仅获得了高薪,更成就了事业。”蔡兴海表示,5年来,他全身心投入果园建设,看到果实畅销国内外,倍感自豪。

开凡农业还为130多名常年务工农民提供日薪80至150元不等的岗位,部分农民工在收获季的日薪有三四百元,公司年支付劳务工资超250万元。员工享受免费午餐、通勤车与加班补贴,表现优异者可晋升、加薪。

“我们还为年薪制员工规划了退休后在基地养老。”郭伟说,公司建有公寓与食堂,环境优美,希望员工老有所依,共同见证果园发展。

▲粉刷一新的白墙上,“生活富裕”四个大字熠熠生辉。记者 彭瑜 摄

车辆穿行于基地,绿树掩映中,果实累累,笑语阵阵。粉刷一新的白墙上,“和美乡村”“生活富裕”八个大字熠熠生辉——这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