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西陶镇
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本报讯 时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秸秆禁烧工作也进入了攻坚阶段。连日来,武陟县西陶镇将禁烧压力转化为绿色发展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子,以往让人头疼的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如今却成了企业和养殖户争相回收的“香饽饽”。
该镇龙头企业、全国最大的自动化木糖醇生产企业——焦作市华康糖醇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生产原料正是玉米芯。该镇抓住这一优势,积极与企业对接,建立起了“农户—合作社(种植大户)—企业”的玉米芯回收链条。
玉米芯的资源化利用,不仅为这家龙头企业提供了稳定、廉价的原料来源,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更将潜在的污染源转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财富”。该公司每天大约消耗400吨玉米芯,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垃圾的排放和焚烧隐患,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除了玉米芯,对于玉米秸秆、花生秧等其他农作废弃物,西陶镇也探索出了废物利用的有效途径。该镇积极引导和支持养殖户、合作社回收这些废弃物,通过粉碎、青贮等技术加工成优质的动物饲料。这种“过腹还田”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养殖业的饲料来源问题,降低了养殖成本,也避免了秸秆乱堆乱放和焚烧情况的发生,形成了“种植—养殖—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
同时,该镇还积极与当地有机肥料厂家对接合作,为他们生产有机肥料提供玉米秸秆等农作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构建起经济与生态的双循环模式。
(李志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