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乌兰察布日报
本报讯(记者 于江琦 通讯员 苏日娜)深秋时节,当大地渐渐染上金黄,察右前旗2025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班里却涌动着一股别样的热情与活力,宛如寒冬前的一把火,为这片土地的农牧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这次培训班聚焦察右前旗农牧业发展实际与学员共性需求,涉及现代种植技术、绿色防控、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智慧农牧业等方面知识,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多元教学模式,让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确保培训内容“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这次培训内容很丰富,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和大数据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让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我们农牧民也要紧跟时代,多学习科学技术,在以后的生产中积极运用这些新手段。”学员王军说道。
“实施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程,是回答‘谁来种地’这一时代课题的核心路径,关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局。我们要持续努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察右前旗农科局负责人姚建忠表示,这次培训不仅为农牧民搭建了学习平台,也是资源对接与协作发展的桥梁,后续察右前旗农科局将建立长效跟踪服务机制,助力学员成长为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带头人。
[手机扫一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