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农技下沉保质量 科学播种稳丰收
聊城:良技良法助秋播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近期持续降雨导致我市部分县区小麦秋播进度整体推迟。面对这一情况,我市各地迅速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围绕“晚播不晚管”的技术理念,指导农户科学应对,全力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在冠县甘官屯镇佀庄村,种粮大户温明玉的360多亩麦田一度因积水无法按时播种。在农技专家指导下,他采取浅旋耕方式加速散墒,及时完成了播种。“通过旋耕晾晒,现在墒情适宜,我们抓紧抢播,每亩播种量25斤左右,比往年增加了3到5斤。”温明玉告诉记者。
面对相似农情,茌平区积极统筹调度农机、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推广良技良法,科学推进小麦适墒播种。茌平区农技推广研究员张传阳介绍,散墒整地是关键,要根据播期灵活调整播种量:“霜降后每晚播一天,亩播量增加1斤;立冬后每晚播一天增加1.5斤,但最高不宜超过45斤。”他还建议,农户可在平衡施肥基础上,每亩增施10—20斤尿素,以促进苗情转化。
为系统应对晚播挑战,我市各县(市、区)成立了多个技术指导组,开展分片包干服务。“只要做到科学管理、精细播种,就能确保小麦苗齐、苗匀、苗壮,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冠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善兴表示。
目前,全市正重点推广以“晚播早管”为核心的综合技术方案,通过落实“以种补晚、以肥补晚”等关键技术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晚播影响,确保种在适播期、管在关键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