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为扩产粮行打造最佳供电方案——
抢抓农时!为秋粮烘干送上“满格电”
本报讯(通讯员 林华鹏 吴震球 记者 史盼盼) 金秋十月,水稻飘香。高邮市菱塘回族乡的田间地头,水稻迎来收割期。近日,位于菱塘骑龙村的夏桥粮行也进入了忙碌的收粮烘干季。“之前收购的30万斤杂交稻已经全部烘干完毕,这些天阴雨,我们计划再烘干28万斤。”望着新装的5台烘干机,粮行负责人曾玉山说。
今年53岁的曾玉山经营夏桥粮行已有20年,过去一直“小打小闹”,还兼顾其他生意。今年,他看准时机,决定扩大规模。“我这场地有800多平方米,如果扩产,不用另外租场地,是个机会。”9月15日,他走进高邮供电公司菱塘供电所营业厅,咨询扩产增容事宜。经测算,夏桥粮行原有容量48千瓦,而所在公变仍有150千伏安的富余容量。工作人员告诉他,可增容至160千瓦,办理周期约15天。
说干就干,曾玉山按照产能翻倍的规划,投入100多万元,采购了5台烘干机和配套电力设备。为不误农时,菱塘供电所立即组织专人现场勘察,确定最佳供电方案,并及时安排施工力量进场作业,赶在秋粮收购前,将“满格电”送到了粮行。
“现在电足了,5台烘干机每天满负荷运行,一天下来能烘30万斤粮食!”捧起一把烘得干爽的杂交稻,曾玉山开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