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通讯员 张坤 新乡县融媒 常艺
10月15日,“十四五”面源污染课题玉米测产在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
测产环节严格遵循科学规范,采用“单打单收”与“取样测产”两种测产方式,专家组与全体参会人员围绕玉米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关键指标,开展实地取样、称重、核算等全流程操作。
子课题四示范田作为检验核心产品效果的标杆,采用了严格的“单打单收”方式。测产结果为:在施肥量减少约15%的前提下,水触膜3.0处理亩产达到644.63公斤,较农民常规施肥(595.36公斤/亩)增产49.27公斤,增幅达8.2%;超控士处理亩产高达657.88公斤,比常规施肥增产62.52公斤,增幅达10.5%。这一组数据有力验证了课题组的创新产品在实现"减肥、增产、减污"方面的显著效果。
心连心集团总农艺师岳艳军作为子课题四的负责人,对测产结果非常满意,“今年的天气,对玉米的灌浆有一定影响,能够亩产达到了1300斤,达到了我们项目的预期,也达到我们产品设计的预期。下一步,我们要把产品进一步优化,加大力度做推广,让更多的农民去使用上这项好技术,一方面让农民增产增收,另一方面氨挥发和氮磷浓能减少40%,对大气环境和水体都好。
在测产数据核算间隙,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天财教授在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小麦播种与栽培管理技术培训。郭教授结合今年秋季的特殊天气情况,围绕播期调整、播量控制、整地质量等关键环节,与种粮大户及技术人员提供针对性指导,既解答了实际生产中的痛点难题,又实现了玉米收获与小麦播种的“无缝衔接”,充分彰显了课题“服务生产”的实践导向。
编辑:常艺 宋习文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