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打造高端肉牛养殖“新标杆”

王思迪

人民网哈尔滨10月13日电 近日,牡丹江市五林牧场迎来了一批“新成员”——历经13个小时、跨越800公里,首批2000头纯种安格斯牛终于平安抵达了它们的新家。这些“新成员”的到来,标志着五林牧场正式投入使用,牡丹江开启了高端肉牛规模化养殖新征程。

牡丹江市以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体系为核心,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全链布局及特色突破,深入实施畜禽养殖规模化提升行动,实现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黑龙江宏牛牧业有限公司举行牡丹江高端肉牛规模化养殖项目签约,由牡丹江开投农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宏牛牧业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黑龙江洪牛牧业有限公司,在五林牧场实施高端肉牛规模化养殖。该项目总投资合计2.5亿元,除进行高端牛肉销售外,还将构建“养殖—加工—生态”全产业链闭环,生产牛黄并进行深加工,用牛粪进行生物质发电等,促进肉牛屠宰、冷链物流等产业链的延伸,带动饲料生产等关联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将成为市域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当日上午,运牛车顺利抵达五林牧场,经过登记、消毒、过磅等程序后,车辆缓缓驶入牛舍入栏处。随着车辆挡板打开,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新成员”们小跑着进入崭新的牛舍。牛舍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不仅配有风扇,还可播放音乐,为牛只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此次引进的肉牛全部为世界著名的肉牛品种纯种安格斯牛,月龄从10个月到28个月不等,目前完成首批进牛2000头,预计年底之前共计完成进牛8000头。

“我们的肉牛在牡丹江成长、屠宰、分割,牛肉主要供应牡丹江本地市场,根据现有牛的月龄,预计在16个月后陆续上市。”黑龙江洪牛牧业有限公司项目推进代表魏伟说,为了全力保障首批进牛,公司实行24小时驻场工作制,牧场升级工程已在9月底基本建设完毕,青贮饲料加工设备全部到位,首批饲料已入库近2万吨,牧草入库几千吨。未来,企业将依托“养殖—加工—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废弃物100%循环利用。引入智慧牧场管理系统,对牛只健康、饲喂与环境进行精准管控,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智能化养殖“牡丹江模式”。

“从项目对接到进场运营,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牡丹江速度’。”魏伟说,牡丹江市“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为项目快速落地、顺利投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在饲料供应方面,企业已与当地鲜食玉米加工厂、农业合作社及玉米种植大户达成合作关系,解决了牧场青贮饲料供应问题,为本次进牛提供了基础保障。牡丹江市金融部门推行一站式服务,协调银行加快对合资公司的贷款,解决了企业购牛资金问题,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

此外,牡丹江市另一个高端肉牛规模化养殖项目沙兰万头牧场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两个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出栏肉牛3000头,每年为市场提供优质牛肉1200吨,生产牛黄18公斤,年实现产值2亿元,将成为牡丹江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该项目作为牡丹江市高端肉牛规模化养殖项目之一,不仅填补了牡丹江市肉牛全产业链的空白,更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牡丹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庆帅表示,牡丹江市将以万头牧场落地激活区域经济“一盘棋”,同步运营五林牧场与沙兰牧场,实现市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全产业链发展目标,成为黑龙江省内规模领先的高端肉牛养殖示范基地。(苏靖刚、唐凤来、王文婷)

图片由牡丹江市委新闻中心提供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