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每条鱼苗都带上创新基因?来听“渔掌门梅姐”的秘诀
10月11日上午,珠海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风景如画的万山区桂山岛举行。
大会上,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百千万工程”先进个人黄舜梅分享了自己在珠海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她也被周边的渔民亲切地称为“渔掌门梅姐”。
“2004年夏天,我和爱人怀揣着青春梦想,带着仅有的积蓄,从韩江之畔来到南海之滨。”黄舜梅说。创业之初的艰辛超乎想象,建设鱼塘的滩涂全是一人多高的芦苇荡,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淤泥。最初创业只有4个人,他们在这里挖鱼塘、建工棚、运海水、引设备。
那时,当地的水源无法满足苗种繁育的需求。于是,黄舜梅与专家合作,租用海水船,一趟又一趟地从外海运送海水,再通过专业的水质处理,确保了水源的质量。
2008年,他们成立了珠海市第一家苗种企业,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2010年初,创建了珠海首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013年,首批人工繁育的马友鱼苗在龙胜诞生;2020年,龙胜获得全国首个省级四指马鲅良种场资格认定,育种技术更是国内首创。
二十多年来,他们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苗种繁育技术团队,与南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不断探索与试验,克服了无数挫折和困难,从水质调控、设备升级、亲鱼培育到苗种繁育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做了扎实的努力和技术创新。
“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还记得农户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黄总,多谢您带着我们一起致富,我们都很开心。’”黄舜梅骄傲地说。
南方+记者 贺达源 见习记者 张湘涓
【作者】 张湘涓;贺达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