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海北打造全省重要 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
农牧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 (记者 张晓英 刘程锦) 10月10日,记者从海北藏族自治州推进高原牦牛和藏系绵羊产业优质发展座谈会上了解到,海北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通过夯实基础、龙头带动、品牌打造、科技支撑和拓宽销路等举措,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成功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农牧民收入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海北州拥有可利用天然草原4068万亩(271.2万公顷),存栏各类牲畜376万头(只、匹)。为推动产业升级,实施藏羊、牦牛、青稞、油菜、饲草“五大产业”振兴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饲草料加工、活畜交易、屠宰加工等“九个一”配套工程,农牧业设施化比重达99%以上,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超过90%。
在龙头企业带动方面,海北州培育农牧业专业合作社322家、家庭农牧场403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2024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8.4亿元。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01元。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海北州打造“祁连山下好牧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586万亩(172.4万公顷)天然草原、213万头(只)藏羊牦牛通过绿色有机认证。“祁连藏羊”“门源小油菜籽”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类肉品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强化。海北州建成牦牛藏羊种畜繁育基地9个,组建专家工作站和智库,与18家科研院所合作,22项成果获国家和省级科技奖项。“祁连羊”列入国家遗传资源名录,多胎藏羊育种水平全国领先。
此外,海北州积极拓宽输出路径,“祁连藏羊”直销澳门,门源蜂蜜出口日本、香菇菌棒出口韩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