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记者 陈俞印 济南商河报道
“我左手里是含水量29.6%左右的玉米粒,右手里是14.1%左右的玉米粒……”
10月11日,济南市商河县新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中,理事长王安文正摊开双手展示烘干前后的两种玉米颗粒。在此之前,他已经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检测出了玉米粒烘干前后的数据。“肉眼看,没有烘干的玉米粒水汪汪的,烘干后的有点干瘪,但是已完成脱水,拉到仓储间,放到明年应该都没事。”他信心满满地说。
粮食发热霉变,是农户们最担心的事。过高的水分会导致玉米霉变风险升高,储存难度变大,销售价格受到影响。“农户把玉米运送到这里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进行卸粮、脱粒,湿玉米通过传送带进入烘干塔,进行控温烘干。”商河县新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安文介绍,经过烘干设备数个小时的持续作业,“膨胀”的湿玉米将会变成颗粒饱满、水分达标的干玉米粒,达到入库标准。
为确保已收获的玉米能够颗粒归仓,日前,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系统梳理并动态公布了16市共计1800余处粮食烘干服务点,供农户就近进行秋粮抢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