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报告|“枣医生”于婷娟:凌晨五点奔山路,妙手回春治疯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冯子芯

早上七点,于婷娟驾驶着她的车汇入了济南早高峰的车流,她要一直向南开,到南山去。“果农们四点多就得起床,去晚了,气温一升高,叶片表面的防护作用就会变差,打药会对植物产生伤害。”于婷娟说,今天算是比较迟的一天,她有时候早上五点就得到果林。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就来到这片山上了”

于婷娟是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和产业服务中心经济林推广部的负责人。“南山枣林总共三十多万亩,占全市经济林的三分之一。”这几天,她要去门牙村和东坡村看看试验田里的枣树。“南山有很多枣园,好多枣树都染上了枣疯病,要是没法治的话,枣树这个产业对南山的果农来说就废了。”

枣疯病在中国存在的时间很长,是中国枣树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生病的枣树三到五年就会面临整株死亡的命运。它们不再开花结果,取而代之的是许多细小密集的丛状化、小叶化的枝叶,像爆炸一样生长在树梢,形如扫帚,这是枣疯病最重要的症状,所以也叫“扫帚病”。“之前做的实验都不太成功,近期我们采取中药制剂灌根,结合全树喷施中药制剂和微量元素肥的治疗方式,”于婷娟说,“原理是改善树体生命力,增强树势,抑制病植原体的流动传播。”

据于婷娟介绍,治疗枣疯病的项目从春天就开始了,那时候枣树都还没有萌芽。“除了中药制剂灌根和全树全面喷施,我们还为部分实验林嫁接了抗枣疯病品种‘昌云’。”于婷娟提到,还有一种施厌氧菌肥等改良土壤结构的防治手段,原理是,让土壤健康,从根上提高枣树抑制枣疯病的能力。

“它在自己和自己作斗争”

车开上了弯弯曲曲的土疙瘩路,开进了门牙山山脚下一处竖着“CCTV拍摄蒸食大枣采摘基地”广告牌的院子里。广告牌上的字在风雨的侵蚀下已有些模糊,于婷娟说,这已经是很久之前的招牌了。刘如华和妻子住在这里,照料着四只小狗,还有他们长满了半片山的枣树和桃树。

“蒸食大枣也是我们选育的一个品种,其他大部分枣蒸了过后会比较酸,但这个枣是甜糯的。”于婷娟说,吃过蒸枣的老百姓都赞不绝口,很多人会专门在下枣的时候来买上一大袋子冻在冰柜里慢慢吃。

简单了解最近的种植状况后,于婷娟准备和刘如华一起去果园里看看。“枣疯病就和人类的癌症是一样的,导致枣树生病的东西叫作植原体,它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要治好病树,就要提高树自身的抵抗力。”

病树疯长的叶子在蝉鸣声中随风摆动着,于婷娟穿梭其间,拿着剪子快准狠地剪去多余的枝叶,时不时拿出尺子量一量新梢的长度,细心观察着每一棵树的状况——她是大山中的主治大夫,果树们用枝叶、用花果、用只有它们能听懂的语言向她诉说着病痛。每一棵树在于婷娟眼里都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它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各异的身体状况——有些树爱着急,果子结得太多;有些树身子骨弱,恢复时间长。

“这棵树上次来的时候已经快死了,现在虽说还是长着病叶,但至少活下来了,完全恢复需要两到三年。”于婷娟指着一棵既有病叶也有新叶的枣树说,“它的体内仍有植原体,现在它在自己和自己作斗争。”

这次回访,于婷娟很欣慰。

第一年施药就让看上去已经死亡不发芽的树重新冒出来了满树的新枝,丛枝化严重的树长出了正常的枝条,甚至正常结了果;嫁接“昌云”枣的防治效果更是喜人,不只嫁接后抽生的新枝全部正常生长,病树自体萌生的枝条也变为了正常生长的状态。“唯一的缺点是改变了原有的品种,明年得重新嫁接一次。”于婷娟说。

于婷娟以人喻树解释道:“用农药叶面喷施和灌根就好比人类得了癌症后吃补品增强免疫力,而嫁接新品种就好比器官移植,治疗枣疯病,双管齐下最好。”

“枣树产业对果农来说很重要”

王加殿的果园种植的是佛指枣。

王加殿很喜欢他的枣园和他的枣,他的家里挂着一张擦拭得干净如新的牌匾,上面写着“佛指枣第一”五个遒劲的毛笔字,每当有人前来摘枣或是收枣,他都会骄傲地指给客人看。

王加殿家的地面上已经铺上了尼龙布,刚摘下来的枣堆成了小山。他坐在小马扎上拨弄着枣堆,把裂开的、软瘪的枣挑出来扔到小桶里。于婷娟蹲下来拿起枣观察着,“鲜食枣本就容易裂果,加上连日大雨和暴晒,裂枣更多了些。”

于婷娟沿着枣园的小径前行,沿途查看着枣树们的健康状况,遇见了来帮忙收枣的工人。“佛指枣成熟得比较早,现在八月下旬就已经陆陆续续可以开始收了。”于婷娟说,“这片枣园相对来说受枣疯病的影响比较小,管理比较好,今年也进行了对部分树施厌氧菌肥的试验。”

转过一个弯,前方视野豁然开朗,抬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枣树。“这片本来是些长不大的野生酸枣,嫁接上我们选育的品种,就变成一棵棵大树了。”于婷娟说,南山的枣林基本上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造出来的。

“枣树是一种较省心的果树,你看这老两口也能管理好这么多树。”于婷娟用手抚摸摆弄着枣树的枝叶,“枣抗旱、耐瘠薄,成本也不高,一年施两遍肥,平时喷一点叶面肥,果子就能长好。”

刘如华说,枣树健康的时候,他的枣园一年能下30万斤枣,十块钱一斤卖给商贩,能带来不少收益。“之前得请十几个人来帮忙,现在枣树‘疯’得太多了,我都一个人干。”

于婷娟说,这些果农的枣品质都很好。她迫切地想让枣树们重新恢复生机,帮助果农们恢复效益。

“全济南有近万亩受枣疯病危害严重的枣园,正常山区枣园每亩1000斤以上,每斤8-10元。”返程的路上,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枣疯病能得以有效防治,可以挽回或者增加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枣产业对于果农来说很重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