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控旺“三件套”:剪藤、提蔓、喷点它,一棵藤下一窝薯!

秋日田间,红薯秧子爬满垄沟,一片碧绿看似喜人,可老农们心里清楚——这绿油油的景象底下可能藏着危机。秧子长得太旺,养分全被叶子抢走,地下的薯块却饿得瘦小。

这时候不控旺,一年的辛苦就得打水漂。咋办?记住这“三件套”:剪藤、提蔓、喷点它,保你一棵藤下一窝薯!

控旺先识旺,看懂红薯发出的信号

红薯地上部分疯长不是好事。当你发现红薯叶片颜色浓绿得发暗,植株顶部三叶节间明显拉长,叶柄和叶片比正常状态大了三分之一,垄顶和垄沟都快分不清了,那八成是旺长了。

高温高湿的天最容易出现这情况。氮肥施多了、雨水太足了、光照不够了,都会让红薯光顾着长秧子,忘了结薯块这回事。

控旺“三件套”,招招管用

第一招:剪藤打顶,控制顶端优势

这招简单却有效。等红薯主蔓长到50厘米左右,选个晴天上午,把顶端嫩芽摘掉;分枝长到35厘米时继续摘顶。

可别小看这轻轻一掐,它能抑制茎蔓徒长,避免养分白白消耗,让养分乖乖地流向地下的薯块。这一招就能增产20%到30%!

第二招:提蔓断根,切断“偷吃”通道

提蔓和传统的翻蔓不同,翻蔓损伤大,现在都不推荐了。提蔓则是在蔓长到60-80厘米时,轻轻提起主蔓,让部分侧根断裂,从而抑制其生长。

操作时选晴天上午,从根部向上约30厘米处轻轻提起藤蔓,抖一抖让部分根系断裂就行。切记不要翻蔓,别损伤了叶片,影响光合作用。

八月底前提两次就够了,次数多了反而可能减产。

第三招:喷点它,化学控旺精准高效

这个“它”指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的是烯效唑、多效唑。

为啥要喷它?因为化学控旺能更精准地调节红薯的生长节奏。在红薯封垄期与块根膨大期,适量喷施能有效控制茎叶生长,让养分向薯块转移。

使用方法很关键:在红薯秧蔓开始交叉封垄时,每亩用20克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40公斤喷施,隔15天再来一次。

选择晴天下午3点后喷施,这时候温度降低、蒸发量减小,药剂吸收好。

把握三个关键期,控旺事半功倍

控旺不是一次就完事,得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在红薯第一次膨大期,蔓长35-45公分,薯蔓从垄上垂下来,俗称“下梁子”。这时正是红薯分枝结薯的关键期。

第二次在栽后65-70天,正值高温高湿的雨季,是茎叶生长最快的季节,要重点控制。

第三次在栽后85-90天,茎叶生长达到高峰,为红薯第二次膨大期做准备。

控旺不忘增产,后期管理跟得上

控旺的同时,还得保证薯块有足够的营养。红薯生长后期对钾肥和磷肥的需求大增。

如果发现叶片有早衰迹象,可以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混合溶液喷施叶片,每隔7到10天喷一次,连喷2到3次,延缓叶片衰老。

到了红薯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这时用粪肥加磷酸二氢钾混合后,沿裂缝灌施,然后用土填塞裂缝,能增产20%到30%!

小技巧,大收益

种红薯是个技术活,光靠蛮力不行。那些老把式们之所以年年丰收,就是因为他们懂红薯的“脾气”,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收手。

红薯控旺“三件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要精准到位。剪藤要适时,提蔓要轻柔,喷药要精准。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无效。

现在正是红薯生长的关键期,把握好这段时光,运用好这“三件套”,待到收获时节,一棵藤下一窝薯的丰收景象就在眼前!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