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季 繁昌好“丰”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全媒体记者 程卓 朱海兵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秋分节气,是秋收、秋耕、秋种的最佳时节,也是农事最繁忙的时期之一。繁昌区17万亩单季水稻相继成熟,遍地铺金、穗浪翻涌。农户们穿梭于稻田间,农机轰鸣作响,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全区农业服务人员深入一线,送技术、调农机、保归仓,全力守护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

在平铺镇五华村,连片的稻田仿佛一幅金黄色的巨毯,在秋阳下熠熠生辉。村民赵根富正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家7亩稻田里来回穿梭的收割机,满脸笑意:“今年种水稻亩产比去年增加了四五百斤。明年争取比今年种得还要好。”

不远处,寒塘村民组的种粮户何德银也迎来了“甜蜜的烦恼”——家中140亩稻谷均已成熟,急需收割,却一时找不到足够的农机。正在发愁之际,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迅速帮他协调了两台收割机,农机一下田,何德银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现在收割机很难找,政府派人帮我们联系了收割机,为我们农户解决了燃眉之急。”何德银感激地说。

更让何德银喜出望外的是今年的收成。去年这里建设了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和地力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多亏农技人员指导我们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才有这个好收成!今年水稻比以往都好,目前产量在每亩一千两百斤左右。”

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与社会化服务的强力支撑。今年,繁昌区多家农机合作社引进新型收割设备,在效率与减损方面表现突出。

繁昌区宏庆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姚金富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使用的这一款新型机械,与原有收割机相比,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损失还能减少10%。农机手们近期正在积极组织机械,确保农户和大户的单季稻尽量在雨前完成抢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尽管部分早熟品种已收割完成,农技人员却并未停歇。他们持续深入田间,针对迟熟品种开展灌浆期管理指导。“今年迟熟晚稻,后期要注意防治稻飞虱,不能过早断水。”繁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马海华说。

在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农机服务保障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活跃在收割一线,既当宣传员又当协调员,确保农机高效安全作业,及时解决收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正值单季稻收割,我们组织专班人员深入现场服务,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农机手有任何困难,我们立马赶到现场帮助解决,做好收割减损服务,确保颗粒归仓。”繁昌区平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彭琛说道。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繁昌区迎来板栗丰收季。穿梭在林间,农户们正抓紧采收,一批批优质板栗走出大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共享秋收喜悦。

平铺镇茶冲村三冲组是繁昌板栗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户汪霞通过开垦荒坡,分层种植了150亩新品种板栗。她介绍,分层种植既保证了板栗充分采光、提升口感,也方便了采摘和运输。今年,在林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下,她家的板栗再获丰收,并通过互联网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周末更是迎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游客,采摘观光、打卡乡村。

同村的板栗种植大户周小琴家也迎来了板栗丰收。她请来周边村民帮忙采收和打包,既解决了用工问题,也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据村民介绍,他们在家门口采收板栗,一天能挣100元,并且在家周边工作,孩子也能得到照顾,他们很满意!

目前,繁昌区板栗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8万公斤,带动农户户均增收约2200元。这颗小小的“金果果”,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收割机的轰鸣渐息,满载的稻谷归仓,这一季的丰收,是农人辛勤劳作的回响,也是土地最诚实的回答。当前,秋收工作仍在有序推进,各地正全力确保颗粒归仓,守护好这一季的劳作成果,让这片金色土地上的辛勤付出,换来家家户户的踏实与欢笑。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0月05日 12:35[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