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家家户户吃上“石榴饭”

“平时就浇浇水、剪剪枝,一年下来也能挣几千块!”午后的阳光透过石榴树的枝叶洒进小院,年近70的村民刘夫棠说,“人老了,手里有活儿,心里就有个着落。这不只是挣钱,更是一份盼头,日子也有了滋味。”

作为“盆景养老・峄城共富”项目的参与者,他家中大大小小二十多盆石榴盆景,早已不只是装点庭院的绿植,更像是陪伴他安度晚年的“老朋友”。

近年来,山东枣庄峄城区积极推动“政府+合作社+企业+村民”四方联动的创新模式——合作社免费向60岁以上老人发放树龄1至4年的童子功石榴盆景,安排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手把手传授养护技巧。待盆景成型、达到品相标准后,再由合作社统一回收,按造型、长势、花果情况分级定价付款。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一块富才叫真正的富。”峄城区万家福石榴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刘威,是个“石榴树下长大”的“八零后”。合作社请来农技专家,把复杂的修剪、造型技术拆解成老人一听就懂的“土方子”;企业负责打通销售渠道,把原本长在地里的石榴,“搬”进了城市的阳台、客厅、办公室。

如今走进峄城朱村,常能看到老人们聚在一起,比较谁家的盆景造型好、谁家的石榴果挂得多。石榴正以另一种姿态,守护着一代人的晚年尊严。

眼下,石榴产业综合体已初具规模:不仅展示着石榴的千年种植史和民俗寓意,还陈列着老人们创作的优秀盆景作品,农家乐提供石榴饮品、石榴煎饼等特色餐饮,还能接待研学团队。石榴不再只是农产品,更成为连接文化、旅游与教育的媒介。

“市场青睐的小微盆景周期短、见效快,成了重点发展方向。游客自驾而来,常买几百元一盆的盆景作伴手礼。”刘威说。

近年来,峄城区跳出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石榴盆栽盆景产业,构建起从树桩采集、品种繁育、电商销售到售后维护、花肥生产、物流辅助的全产业链体系。据统计,这里每年有20多万盆石榴盆景销往全国,已成为国内主要的石榴盆景产销基地。印有“峄城石榴盆景”地标的物流车穿梭全国各地,包装、运输等配套产业也随之兴起。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