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梅州日报
秋分时节说丰年
我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让农业丰收更有保障
![]() |
在梅县区桃尧镇,蜜柚迎来采摘高峰期。(吴锰 摄) |
●本报记者 李艳良 秋分至,丰收时。9月23日,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梅州大地上,处处谱写着丰收的赞歌。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的柚园里硕果累累,大埔“产业村长”、梅州市漳北绿之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官维远说:“我们公司的800多亩柚园已进入采摘高峰期,今年柚果长势好、品相佳,丰收在望,预计产量约200万斤,增产40%。” 官维远是一名“95后”,2019年从深圳返回家乡漳北村发展蜜柚产业。他在自家柚园推广标准化、精细化种植,积极开展分级销售,树立品牌,同时在漳北村党支部的支持下,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领乡亲们科学种柚,步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华县安流镇吉程村的稻田里绿波荡漾,稻谷的清香溢满鼻腔。“今年夏天,我们的丝苗米亩产达1100斤,实现丰收。目前,我们的1300多亩晚稻已完成插秧,即将进入抽穗期。”梅州市稻宏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伟宏说。 陈伟宏也是一名“95后”,2018年返乡创业,承包流转安流镇及周边土地发展水稻种植,并组建农机服务团队,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农业生产引入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经营理念,可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粮食损失。”陈伟宏说。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工作首位,紧盯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任务,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全力提单产、扩总产,争取全年粮食丰收。据了解,今年我市早稻种植面积约120万亩,产量约52万吨,实现稳中有增;全市夏种粮食总面积近136万亩,其中晚稻种植面积约123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