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德
编辑/子夜
在新消费的牌桌上,一些品牌们在追逐“快”:快速迭代、快速爆红、快速变现。
而一家新消费品牌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他们提前六年,远赴东北,在黑土地上默默“种草养牛”。
认养一头牛提前布局黑土地、扎根供应链的做法,表面上牺牲了短期利益,实则构建起了难以被快速复制的资源壁垒和品质信任。
快与慢的辩证法,在这片沃土上得到了诠释。表面的“慢”,是为了更扎实的“快”;投入的“重”,是为了更持久、更敏捷地回应消费者的需求。
这似乎揭示了一个趋势:真正的敏捷,并非拼命追逐风口,而是铺好路、练好内功,从而更从容地响应变化。
市场看到的认养一头牛,是“快”的。在产品端,其推新节奏精准而敏捷:
2020年-2021年,推出品牌首款A2 β-酪蛋白纯牛奶;在河北廊坊建成娟姗牛专属牧场,娟姗纯牛奶上市,切入高端细分市场;
2023年,升级推出中欧有机双认证的A2型有机奶。同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正向“安全、稀缺、健康”持续升级;
2024年,推出A2型娟姗奶、冷藏A2型牛乳和自有A2型奶源打造的鲜牛乳冰淇淋等,将A2型白奶的优势延申到了冰品赛道;
2025年,黑土限定A2型有机纯牛奶上市,仅4个多月就快速进入沃尔玛、大润发、OLE等全国超20个城市的线下渠道。
这种接连落子的速度,似乎符合外界对新消费品牌的想象——敏锐捕捉需求、快速推出产品、高效触达用户。
而这一切的背后,并非凭空而至的“快”,正是源于其多年来在全产业链建设上的长期投入和积累。
认养一头牛早在10年前便开始构建覆盖多地的供应链体系,不仅在东北黑土地,也在河北、山东等地建立起现代化牧场和生产基础。至今,企业已建成10座奶牛牧场、4座肉牛牧场、2座乳制品加工厂和1座肉牛屠宰加工厂,饲养奶牛超10万头、肉牛超3万头,奶源自给率超95%。
这种对上游的长期重视和系统布局也奠定了如今产品快速落地、敏捷响应市场的能力。
因此,一个看似悖论的问题也随之有了答案:乳业依赖上游供应链,牧场建设、奶源培育、有机认证等无不以“年”为单位计算周期——而认养一头牛的“快”,恰恰来自以“慢”打“快”的产业链底层能力。而他们最近上市的黑土限定A2型有机纯牛奶,正是这一体系的一个答案。
在东北,认养一头牛建成了4座奶牛牧场+1座肉牛牧场+1座肉牛工厂,搭建起了“肉奶一体化”布局。他们所做的,并非一次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一场始于2019年的战略布局。
选择黑土地并非偶然。这片仅占全球0.1%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每形成1厘米黑土层就需要400年左右的时间。认养一头牛看中的,正是这片土地的稀缺性与生态积淀。
但稀缺的资源需要极致的耐心去匹配。2021年,其在黑龙江安达建起的有机牧场明珠牧场从选址到建成,整整花了三年。原因在于有机认证对生产环境、加工工艺、质量追溯等环节均有严苛要求。
在当地,认养一头牛推行“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协议,明确品种、数量、品质与价格,把科学的种植标准和管理方法带到了当地。
尽管这意味着更重的运营投入,却带来了回报:农民摆脱“种什么、卖谁、卖多少”的不确定性,企业则获得高质量、稳定供给的饲料原料。2025年,其青贮总收购量预计近80万吨,超40%来自东北。
这种“生态之慢”将原本分散、波动性强的供应链,转变成了稳定、可预测的“压舱石”,从源头保障了奶源品质——奶牛吃得放心,才能产出一杯真正优质的有机牛奶。这是产品能够持续稳定上市的资源保障。
“种好草”之后,是更难的“养好牛”。在安达的有机牧场,养牛是一门系统科学。这里坚持草畜平衡,严格执行欧盟有机标准要求的“每公顷草场最多养两头牛”,相当于每两头牛拥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草场。
在这套标准下,提效必须依靠数智化。
企业打造的青贮数智化收贮系统上线后,检测结果可通过扫码实时采集,每日为牧场人员节省60分钟报表整理时间,收储效率提升20%,饲料品控提升25%。
同时,搭建的数智化管理平台将管理颗粒度细化至“每头牛、每一天”,系统通过对接SAP财务数据,实时归集每头牛的当日饲料消耗、药品及能源支出,实现精准优化。
AI模型用牧场九十万条产奶、反刍等生产数据完成训练,自动跑出泌乳牛预测曲线;原来5000条数据二十分钟才能出结果,如今90万条单次处理数据两分钟搞定。
这些系统无一来自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数据积累与流程磨合的“科技慢功”,最终构建起高效、精准的运营体系,为前端市场的快速反应提供支撑。
由此可见,认养一头牛市场上的“快”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套环环相扣的供应链能力体系。
黑土地上的牧场提供稀缺奶源、订单农业保障优质饲料持续输入、数智化系统实现牛群管理、成本优化与生产调度的高效运行,这形成了一种“供应链敏捷”:不是被动响应市场,而是基于深厚积累,主动预判并落地需求。
认养一头牛的发展,为新消费品牌提供了一个启示:欲“向上”突破,必先“向下”扎根,构建坚实可靠的供应链内核力。
它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但难的事靠坚持可以克服,正确的事值得长期去做。在黑土地上前瞻六年的投入,不仅换来了“快”和“准”的市场反应,更构建起了难以被快速复制的资源壁垒和品质信任。
乳业的长期主义,关乎供应链的稳定、科技创新的耐力,以及赢得用户信任这份“真金白银”。而认养一头牛,就像一棵深深扎根的树,长得也许不快,却足够稳健。
时间,终会为长期主义者给出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