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生”绘就雁江丰收新图景

袁菡苓

马蹄湾。张晓燕摄

日前,资阳市雁江区26.9万亩水稻喜获丰收。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稻浪随风翻滚,收割机的轰鸣声宛如欢快的乐章,奏响丰收的喜悦。

9月15日,在保和镇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的3500亩稻虾综合种养核心区的现场,4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我们从9月5号就开始收割水稻了,预计要一直忙到9月底。”四川众诚祥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林介绍,园区水稻种植品种为“川种优3607”,该品种不仅口感上佳、抗倒伏能力强,而且亩产稳定在1000斤左右。目前,园区已完成400亩水稻收割工作。得益于5台收割机的高效作业,单台机器日均收割面积可达45亩,确保了稻谷颗粒归仓。

作为雁江区“稻虾共生”特色农业模式的典范,马蹄湾园区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达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康林介绍,小龙虾在田间既能捕食害虫,其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养分,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让产出的大米更加绿色无公害。据统计,园区小龙虾亩产约160斤,预计明年可提升至200斤以上。同时,园区计划明年培育高温虾品种,将小龙虾的采收期从春季的3-5月延伸至夏季,进一步拓宽收益渠道。

在销售环节,园区积极推行订单农业模式,与相关公司签订了购销协议,明确了水稻的收购价格、质量标准等条款,为水稻销售提供了稳定保障。与此同时,考虑到周边老百姓对优质大米的需求,园区将会把约三分之一的水稻直接供应给园区周边的居民,让老百姓也能品尝到新鲜、绿色的大米。水稻收割完成后,园区将赓即开展晒田改良土壤、修复田埂、旋田优化土壤结构、种植水草等一系列田地整理工作,为来年的稻虾种养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目前,全区水稻收割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约85%的水稻已顺利完成收割。预计今年全区水稻总产量将达到13.69万吨。这一串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雁江广大群众辛勤耕耘的汗水,是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更是雁江区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叶紫林、李欣蕊、吴孝瑜、石唯坚)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