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丰收丨为丰收保“鲜”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20日消息(记者于文波 张耿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秋风景,最美是丰收。农民群众辛勤耕耘,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洒在大地的每一滴汗水,都为国家仓廪更充实、人民生活更幸福不断夯实根基。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听见丰收》。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新兴镇治家村,3000多亩鲜食玉米从8月底开始排期采摘,目前采收已接近尾声。

高高的玉米秸秆上顶着饱满的果穗,何立伟剥开外层的苞叶,用手掐了掐,新鲜的玉米粒瞬间爆出汁液。村里的3000多亩鲜食玉米丰收了。

何立伟是治家村党总支书记,一大早,和他一起走在玉米地里的,是一家农业合作社的生产负责人王树新。

何立伟:这两天气温这么高,赶紧上机器吧。

王树新:那我可不敢保证机收能行不能行。

何立伟:试试呗,赶紧把车找来。

王树新担心机收给玉米的“卖相”带来风险,而在何立伟看来,“快”才是最要紧的。在地里耽搁的时间久了,玉米的口感就没了保证。

王树新:鲜食玉米集中成熟的时候,还得机械收,一台机车能顶150人。

一番争论之后,王树新终于点了头。一想到今年的订单是历年最多的,这场抢收直接关系到合作社种植户的收入,何立伟对着农机手再三叮嘱。

收割机在玉米地里开足马力,饱满的玉米穗被收入囊中。接下来的工作是一场直播带货。

直播间就搭在何立伟家里,他笑说,起床洗把脸就能开播。

何立伟:现在应该销售了3000多单,(销售额)没细算,但是10万块钱有了。

领着村民种鲜食玉米,这条路,何立伟从2023年至今,走得挺顺当。头一年试种,收获的鲜食玉米就大受欢迎,第二年起,何立伟所在的合作社就提前和多家企业签下了订单。

何立伟:咱们签这个订单,是企业给咱们提供种子、化肥、技术,然后回收,等到秋后把种子、化肥款扣除之后,余下的钱给咱们返回来。让这个小农户把地放到合作社(入股),我们给他们种植,让他们搞点养殖或者出去务工赚钱。一亩地最低多收入200到300块钱。

从“种什么卖什么”,到“卖什么种什么”,全村已有325户带地入股。

何立伟:今年(鲜食玉米)是3100亩,能分红到360万,明年我还想扩大面积,延伸产业链条。让大家都能吃到咱大东北黑土地上种出的鲜食玉米,也让我们村里老百姓多挣点钱,让我们村子整体都富起来。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21日 06:07[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