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样本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样本

——走进德宏州最大的组培苗基地芒市西山乡营盘村苗木培育基地

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交流种苗培育情况。

∗通讯员  李格桑  董菲菲  文/图∗

近日,笔者走进芒市西山乡营盘村苗木培育基地,屋内凉爽舒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科技感十足的“玻璃森林”,这些铁皮石斛苗在“魔法能量瓶”中茁壮成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建强引领,高端科技育新苗

为从根本上解决西山乡农业产业种苗品质不佳、病虫害频发、产量偏低等问题,确保产业实现量质双提升,近年来,西山乡党委、政府紧盯苗木培育这一关键“源头”,积极探索治本良策,于2024年争取衔接资金690万元,在原石斛种植基地基础上,新建 2250平方米组培车间、850平方米生产车间及其他配套附属工程。目前基地已投入生产,主要开展石斛组培工作。

在先进技术加持下,基地组培的石斛种苗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虫害能力强,每月可生产石斛瓶苗5万瓶。按照规划,2026年月产量将达12万瓶,若市场需求旺盛,年产量可达400万瓶。这些组培苗不仅深受德宏本地及周边地州石斛种植基地、商户和种植大户青睐,更远销浙江等地。该基地已成为目前德宏州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石斛组培基地,实现了从被动奔波寻好苗到主动输出优质苗的质的飞跃。

“苗头”除病根,产业发展迎新机

种苗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产业效益高低。苗木培育从源头入手,大幅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为农业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好苗才能结好果。我们从众多母本中择优组培优质脱毒苗,投入种植后效果显著,这是我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深耕石斛行业10余年的基地负责人蔡光辉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西山乡党委、政府始终聚焦“产业兴旺”目标,全力破解特色产业发展瓶颈。目前,基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百香果脱毒苗组培工作,这批种苗投入种植后,有望推动全乡千亩百香果实现产值大提升、产业大振兴。目前,西山乡百香果产业已基本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距离建设百香果产业示范乡的目标更近一步。下一步,苗木培育基地还将积极探索坚果、中草药等脱毒苗的多样性组培,助力西山乡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出门即就业,群众增收开新路

营盘村苗木培育基地积极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优先吸纳西山乡本地村民务工。目前已吸纳15名村民就业,日工资为120元至240元,每年为本地村民创造工资收入合计130余万元。“我们始终在市场拓展、规模扩大、富民增收上寻找突破口,这是乡党委、政府多年来不懈努力的方向和成果,归根结底,落脚点就是促进农民增收。” 西山乡党委书记寸待华表示。

“以前我在外省工厂打工,一到夏天就热得满头大汗,最主要是离家远,没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还是在舒服的空调房里,这是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西山乡营盘村拱林新村小组村民刀木果动情地说。

下一步,营盘村苗木培育基地将根据行情进一步吸纳本地村民务工,总用工量将达50余人,可带动群众增收430余万元。西山乡党委、政府将始终坚持党建领航乡村发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让这些诞生于培育室的“科技种苗”,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中绽放新希望,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西山样本”。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18日 06:07[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