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小麦收购总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今年小麦收购从6月份启动以来,市场呈现出新气象: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备受青睐,价格优势明显;
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发力,有力稳定市场;
智能扦检、云端结算等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为夏粮收购提质增效。
在中粮集团面业河南漯河产业园扦样区,全自动智能扦样机从12个不同点位对小麦进行抽检,近红外光谱检测仪30秒内完成水分、容重、毒素等8项指标检测,结果实时上传系统,确保每一粒小麦都“明明白白”进仓,而这一过程,仅仅需要5分钟的时间。
让售粮群众卖“明白粮、放心粮”。中储粮集团全面落实“扦检分离、盲样检测”。在服务端,线上“惠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注册人数超90万,预约售粮数量同比有较大提升。同时对自产自销的小农户售粮开辟绿色通道;对特殊无法线上预约群体开辟线下登记预约渠道,充分满足所有售粮人有序售粮需求。
小麦价格总体平稳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今年夏粮收购期间,托市收购范围广,进一步稳定市场、托住价格。此外,收购资金和信贷资金有保障,优质优价政策推动优良品种收购量增长。
今年6月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储粮集团严格执行收购政策,在以上主产省份的53个市县区布设678个小麦收购库点,加强人员、设备等要素保障,不断提升现场服务水平。目前,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300万吨,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夏粮收购金融支持覆盖收购、加工、流通全链条,保障农民“粮出手、钱到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投放夏粮收购贷款1140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1620亿斤。山东统筹夏粮收购信贷资金45.5亿元,覆盖全省145家粮食收购企业。在安徽,邮储银行阜南县支行对全县49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授信3.16亿元,发放专项贷款1.98亿元。
我国粮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在山东德州武城发现,今年家庭装全谷物食品成为市场“新宠”。
小麦的产业链在深加工中进一步延伸。在一家粮棉种植合作社,加工线上的面粉搭配各种食材,变身多种美食。工人们将新出炉的全谷物月饼、黑小麦包子等打包装箱。
从“好粮”到“好饭”,着眼于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十四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着力优化粮食供给结构,促进粮油品质提升。制定优质粮食团体和地方标准286项,打造34个省级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向全社会推荐优质粮油品牌3948个,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蒋树林 宋建春 河南台 漯河台)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