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自育牧草“土默特稗”品质优

专家现场测产。

9月9日,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在九原区麻池基地举办“土默特稗”品种展示暨种植技术示范现场培训会。

培训会上,与会人员深入田间,仔细观察本土驯化优质牧草“土默特稗”的长势与性状;专家围绕牧草选种、播种时机、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讲解,不少种植户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询问种植细节,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去年我种了18亩,一亩就能挣2000多元。它营养高,适口性好,我家羊特别爱吃。草可以喂畜,籽还能卖钱,第一年试种效益确实不错,今年我又扩种了!”土右旗明沙淖乡种植户王永慧坦言,此次培训让自己学到了不少关于牧草的新知识。

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室主任牛峰介绍,“土默特稗”由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历经多年驯化培育而成,于202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牧草优势显著,鲜草亩产突破7000公斤以上。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土默特稗”耐盐碱性出色,即使在中度盐碱地环境中,仍能正常生长并收获性状稳定的种子。作为兼具粮草双重价值的优良品种,“土默特稗”不仅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更适配青饲、青贮及干草调制等多元利用场景。种植“土默特稗”还可产生显著经济效益,自2021年起“土默特稗”开始在包头及周边地区逐步推广种植,目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达5400余亩,亩产纯效益可达2000元左右。

据悉,“土默特稗”是我市第一个通过自治区审定的自育草品种,对摆脱饲草依赖进口、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实习生:李凌熠)

【来源:包头新闻网】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