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精准鉴定工作推进会在哈尔滨举行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等单位举办的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精准鉴定工作推进会暨优异种质田间展示会在哈尔滨市举行。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杨海生副司长、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姜以全副厅长、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杰副院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郭刚刚副所长等出席会议。

  目前,我国玉米育种面临遗传基础狭窄、基础种质对外依赖度高和品种同质化严重等突出问题。为实现我国种源自主可控,提升玉米种业核心竞争力,农业农村部按照种业振兴部署要求,在前期普查和精准鉴定基础上,于2024年启动实施了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简称CGEM计划),旨在对普查引进收集和鉴定筛选出的优异资源进行改良转化,把难以直接利用的原始资源转化为“能用、好用、想用”的优异新种质,以持续推动我国玉米基础种质原始创新,促进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夯实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种源基础。

  会议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快种质资源改良创新,推动优异资源的共享利用,一是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强化紧密协作,推动公益性科研与商业化育种有机衔接;三是强化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规范运行、务实有效的配套制度,推动工作走深走实,为种业振兴提供坚实的种源支撑。刘旭院士对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精准鉴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下一步要继续加强育种急需性状的精准鉴定,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要出经验、出人才,做成科企深度融合的典范,为其它作物的种质资源改良做好表率,通过5-10年的努力,打破过多依赖国外种质的局面,基本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与会专家和代表对田间展示的50份优异地方品种,以及利用优异地方品种改良创制的300余份导入群体、改良系等进行了联合鉴评,现场申请共享利用的优异资源2200余份次。

  据统计,自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专项以来,已针对我国1.4万余份库存资源开展了育种急需性状精准鉴定,发掘出363份抗逆、抗病、早熟高产优异地方品种等资源。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牵头,联合全国50余家优势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充分利用精准鉴定获得的优异资源,创建了适合不同玉米主产区的基础改良群体,以及适合于不同生态区的500余个导入群体,同时搭建了玉米种质资源改良信息系统。

  来自于全国52家科研院校和34家种业企业单位共2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记者宋雅娟)

来源:光明网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