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金玉兰” 清香飘京城

原标题:霸州“金玉兰” 清香飘京城

9月8日,禹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生长温室内,公司生产经理冯增盛正在检查菊苣生长情况。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

一颗颗金黄色、紫红色的芽球菊苣从生产线上走下,工人们熟练地切根、分拣、码放、装箱……9月8日8时,霸州市康仙庄镇的禹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德农业”)加工车间里一片繁忙,空气中萦绕着淡淡的清香。

这些外形如玉兰花般的蔬菜,有一个动听的中文名字——“金玉兰菜”。“菊苣口感脆嫩,苦中带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属于高端蔬菜。”禹德农业生产经理冯增盛介绍,菊苣原产欧洲和西亚,首次出现在中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因国际奥委会要求成为特供菜。

2015年,在霸州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禹德农业和荷兰威德洛夫公司建立联系。2018年5月,两家公司正式合作,建设霸州市现代化有机菊苣培育加工中心。禹德农业也成为国内真正引进荷兰菊苣原种和种植技术的生产研发企业。

冯增盛介绍,菊苣种植与普通蔬菜不同。菊苣在大田里种好采收后,只保留菊苣根,放入冷库休眠保存。根据市场订单需求,菊苣根随时被从冷库取出,在低温、不见光的水培系统中二次生长,培育出芽球菊苣才能上市。“水培时需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温差超过0.5℃就会出问题。”冯增盛说。

2018年首次试种时,200平方米的试验田几乎全军覆没。“看到烂掉的种苗,心都凉了。”冯增盛说。

2020年春天,禹德农业与荷兰威德洛夫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不仅引进种苗,更引进了整套的温室生长智能管理系统,荷兰技术人员还专程来禹德农业开展培训。2020年秋,首批芽球菊苣终于达到标准:颗颗饱满,色泽乳黄,苦中带甜的风味恰到好处。

走进智能生长温室,一排排多层立体栽培架上,鹅黄色的菊苣菜叶娇嫩水灵,长势喜人。生长温室内安装了精密的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水循环系统和通风系统,精准调控的温度湿度和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滋养着这些“喝”着纯净水、“住”着空调房的有机菊苣。

产品有了,怎么销售?一开始,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批发商们看着这个蔬菜直摇头:“这么娇贵的东西,损耗率得多高?”

禹德农业发明了“三层包装法”:吸水纸打底,食品级薄膜密封,最后放入特制保温箱。运输车辆加装恒温设备,确保温度始终保持在4℃。

由于口感好、品质稳定,且通过了有机认证,霸州菊苣在北京市场成了“抢手货”,市场零售价每斤高达25元到35元。冯增盛介绍,几年间,禹德农业菊苣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0亩发展至现在的2000余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

近年来,霸州不断加快环京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先后建成11个农产品品牌,加快打造东杨庄大白菜、胜芳河蟹等地理标志产品,越来越多的霸州农产品摆上了北京消费者的餐桌。(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 孙占稳)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10日 22:07[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