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金秋时节,习水县坭坝乡遍地铺金,6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小型收割机在田间往来作业,轰鸣声与农户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共同勾勒出一幅热闹生动的丰收画卷。
坭坝乡大片稻田在阳光下闪烁,金黄一片,尽显丰收的壮阔景象。
作为当地粮食生产的主力,坭坝乡水稻年产量稳定在3100吨左右,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其中,飞龙山村的1000亩绿色有机水稻表现尤为突出,依托生态种植和精细管理,稻米品质优良,年产量超500吨,成为市场抢手货,成功打响坭坝优质稻米品牌。
飞龙山村民陈昌前喜悦地分享:“我家5亩田的稻谷还没晒完,就被来避暑的重庆游客预订一空。除了自家吃的,其余都以5元斤的价格卖出去了。”
农户手持稻穗,满脸喜悦,丰收的幸福溢于言表。
正在田间查看收割情况的农户表示:“以前人工收割,一亩地要忙大半天,最怕下雨稻谷发芽。现在用小收割机,一天能收十几亩,又快又稳妥!”针对坭坝乡部分田块分散的特点,小型收割机灵活高效,轻松完成收割、脱粒等作业,既减少了损耗,也大幅缩短了收割时间。
小型收割机在坭坝乡稻田中穿梭作业,助力高效完成水稻收割。
随着最后一批稻田收割完成,坭坝乡水稻抢收工作即将圆满结束。近年来,坭坝乡不仅在粮食生产上成效显著,还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这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如清溪沟景区拥有桫椤等千余种国家级保护树种,游客可沿溪边栈道探秘生态奇观,也可体验山脊徒步的乐趣。此外,香巴秘境的异域风情建筑与彩色露营区,以及云上星空露营地的烧烤派对等特色项目,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小型收割机在坭坝乡田间忙碌,为水稻抢收按下“快进键”。
从丰收的田野到饱满的粮仓,从传统人力耕作到“机器换人”提质增效,坭坝乡不仅展现了粮食生产的扎实实力,更通过农旅融合,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科技兴农和旅游富民的甜头,为乡村振兴写下了饱满而鲜活的一笔。(文/图 王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