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秋粮秋果迎丰收 让幸福生活更有期待

白露时节,多地农产品迎来收获期。新品种、新农机为丰收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米袋子”“果盘子”增产增效。(央广网)

从四川成都平原的稻穗飘香,到湖北恩施的梯田金黄,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蜜瓜丰收,到云南客商云集的瓜果市场,处处洋溢着农民的喜悦与希望。这一季的丰收不仅是对农民辛勤耕耘的回馈,更是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为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尤为明显。不管是新品种的引入,还是新农机的应用,都在为农业增产增效注入强劲动力。例如,在四川眉山永丰村,四川农业大学筛选出的水稻新品种,不仅产量高,米质也优良。这些新品种在田间表现出色,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又例如,在湖北恩施州的山地梯田中,小型收割机的灵活作业成为丰收的关键。针对山地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当地重点推广山地微型收割设备,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稻谷损耗,为抢农时提供了有力保障。正是有了一系列科技的硬支撑,为秋粮秋果的丰收夯实了基础,也让我们在丰收的喜悦中,感受到了奋斗的意义所在。

农业现代化绝不是简单的科技应用,更是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从传统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精准施策”,农业现代化正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蜜瓜产业的丰收不仅得益于优良的自然条件,更得益于冷链物流和跨境电商的发展。随着冷链物流的完善和跨境电商的拓展,额济纳蜜瓜已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出口的“金字招牌”。正是因为有了完善的运输物流体系,为更多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了“翅膀”,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瓜果丰收带来的小幸福,这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展示。当供需两端在物流的连接中得以高效流动,秋粮秋果更好送达到人们的餐桌,中国饭碗正被我们牢牢端在手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丰收不仅是农民的期待,更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从“温饱”到“幸福”,丰收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粮食产量,而是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紧密相连。在眉山市,今年共种植水稻145.2万亩,目前收获进度在70%左右。预计全市水稻将于9月底完成收获,总产量将达80万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业现代化为人民幸福生活带来的保障。当满满的秋粮秋果得以丰收,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底气,通过拼搏奋斗去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明天。

秋粮秋果迎丰收,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科技赋能的助力下,农业将继续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新的动力。(曾逸蓓)

(南海网)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