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

本报评论员

  

据市农业部门统计,截至9月7日,全市收获水稻61.9万亩,其中机收水稻58万亩。从进度情况看,当前水稻收割面积占种植面积的五成左右,抢秋抢收压力依然巨大。

  气象预报显示,近期我市面临秋霖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天气虽多变,农时不等人。农谚说:“抢秋抢收,不抢就丢。”我们唯有多方配合、协同发力、抢抓农时,方能减少损失,实现稻谷满仓、确保粮食安全。

  精准服务打好“信息战”。精准及时的信息服务是应对多变天气、确保秋收顺利的首要前提。气象、农业等部门需密切协作,通过新媒体、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多元化渠道,及时向农民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生产建议,帮助农户提前规避风险。同时,应及时公布粮食烘干服务信息、农机服务热线等,为农民秋收提供便利。此外,还需及时发布本地秋收进度信息,为农机手提供机械维修、油料供应及作业供需等全方位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和联系外地机具参与跨区作业,有效弥补本地农机具短缺,确保收获节奏不延误。

  科学指导当好“技术员”。技术是减轻灾害影响、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支撑。面对秋霖天气,农业等部门应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下沉督帮,深入县区生产一线精准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需加强秋霖时节抢收水稻的实用技术指导,例如如何选择收割时机、如何处理湿谷等,帮助农户尽可能避免损失,保障粮食品质和收益。还应针对近期集中烘干需求,制定并推广粮食烘干减损技术措施,指导各烘干主体科学高效作业,最大化利用设备产能,减少粮食霉变和产后损失。

  高效调度用好“农机队”。农机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其高效调度与保障直接关系到秋收的效率和进度。要组织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并做好随时支援准备,切实做好跨区机收的通行保障、接待服务和用油供给,强化收割信息发布和农机调度,切实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助力农民抢农时、增效率、夺丰收。此外,还需特别关注“小散偏”地块和机收困难农户,主动帮助落实作业机具,确保秋收工作不留死角,真正做到颗粒归仓。

  秋收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和农民切身利益。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务必以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协同发力,抢抓农时,全力以赴打赢秋收攻坚战,为保障全市发展大局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09日 10:08[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