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市万亩水稻制种田陆续进入拉花期,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160余台大马力拖拉机开足马力,在广袤的田野间高效作业,勾勒出一幅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的丰收画卷。
近年来,海宁市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以“多田套合”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62万亩,配套建成农田机耕路184.76公里,开设农业机械下田通道2077处,成功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区域道路通达率和下田通道覆盖率100%的目标,彻底打通了大型农业机械下田作业的“最后一公里”,为全程全面机械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飞跃。在此次制种田拉花的关键生产环节,大批量、高效率的农业机械投入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作业速度与质量,确保了农时,更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与劳动强度,展现出机械化生产的巨大优势。海宁的水稻制种产业,正依托高度机械化作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下一步,海宁市将继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巩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推动粮食产业稳产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_行业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