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开花结果,韶关乳源大桥“禾花鱼”鲜活上市

9月4日,记者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中冲村、核桃山村、三元村等村看到稻鱼丰收壮观场景,一望无际的稻田上卷起千层金色稻浪,一群群村民或游客欢声笑语抓鱼嬉戏,一架架收割机来回收割成熟的水稻……可见山乡一幅画,金稻浪千重。

据中冲村创业青年朱志伟讲述,以往“靠天吃鱼”的现象已成为历史。如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石灰岩山区开花结果,大桥镇着力打造禾花鱼的本土品牌“大桥石鲤”,让禾花鱼成为现代产业。

近年来,地处高寒石灰岩山区的大桥镇着力打造稻鱼产业发展新模式抓住“百千万工程”机遇,切实改善耕作条件,提供稻鱼生长优越环境,如修建田基2万多米,修建水圳30多公里,除险加固山塘水库20多座。

到目前,该镇共有7个大桥石鲤养殖基地。稻鱼种养基地5000余亩,其中稻鱼综合示范区面积1650亩,水稻平均亩产量500公斤,大桥石鲤平均亩产量30公斤,稻鱼养殖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

据悉,该镇依托中冲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国家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和大桥石鲤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为优势,结合高海拔山区天然的生态环境的实际,把稻鱼共生作为“百千万工程”农业专业镇的主导产业之一,并与大桥石鲤旅游文化节、长桌鱼宴、古道研学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一条条鱼串起育苗、养殖加工、物流、电商的全链条,让一条鱼游出瑶乡,游向广阔的市场,游进烟火,带动山区农民走向富裕。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邹佳燕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