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4万多亩再生稻开镰收割

本文转自:衡阳日报

  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琪 通讯员 蒋慧)近日,耒阳市4.7万亩再生稻陆续进入头季成熟收获期,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农户们抢抓晴好农时,投入紧张的收割作业,确保颗粒归仓,为再生季生长打下基础。

  在新市镇大兴龙村连片稻田里,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轰隆隆”的作业声此起彼伏,切割、脱粒、输送一气呵成,饱满的稻谷不断从出粮口倾泻而出,装入等候的运输车辆,田野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种粮大户曹利古今年种植了200多亩再生稻,看着满仓稻谷,他难掩喜悦:“再生稻‘一种两收’优势太明显,头季亩产能达700公斤左右,相较于去年每亩增产50公斤。而且再生季不用再播种育秧,光这一项每亩就能省300到400元成本,今年收成不错,明年肯定要扩大种植面积!”

  再生稻凭借“利用稻茬续发新苗、再次结实”的独特模式,在头季收割后,稻桩休眠芽在适宜水、肥条件下可重新生长、抽穗灌浆,实现“一种双收”,大幅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这一模式尤其契合耒阳部分区域农业生产需求,有效破解了传统种植中土地利用率低、成本高的难题。

  近年来,耒阳市遵循“扩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发展策略,以稳定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整合土地资源,推动再生稻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