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新生报到那天,校园里热闹得像过年。新生们刚踏进东校区体育馆,就被满满的迎新气氛包围。农学院的摊位前,摆着爆米花和桑葚汁,香味扑鼻,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这些吃的可不是随便准备的。农学院拿出了自家的“看家本领”。爆米花来自教授林中伟团队培育的爆裂玉米,桑葚汁也是学校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厉害的是,今年录取通知书里还送了“农大753”小麦种子。这小麦是校长孙其信团队选育的,磨成粉后做了馒头、面包、面条,新生们都能去食堂尝鲜。志愿者笑着说:“吃着自己学校的粮食,感觉就是不一样!”
工学院的摊位也不甘示弱。他们的“山海”机器人刚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拿了3V3足球赛冠军,现场跳起舞来迎接新生。那动作灵活得像个真人,围观的学生直呼“太酷了”。这机器人可不是摆设,它代表了学校在科技上的硬实力。工学院还趁机宣传新开的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和酿酒工程专业,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摊位更贴近生活。他们新设了动物科学(伴侣动物)专业方向,专门研究怎么养好猫狗这样的宠物。报到现场,老师和学长们给新生讲起了喂养小技巧,比如怎么给狗狗选粮、猫咪多大该绝育。不少爱宠物的同学围着摊位问个不停,有的还掏出手机,拍下养宠小贴士。
新生李佳源刚办完报到手续,手机就收到一条短信:“佳源,恭喜你圆梦农大!”发信人是他的老熟人——硕士生张金学。两年前,张金学作为中国农大支教团成员,去了云南临沧镇康县一中,教李佳源化学。那时候,李佳源还是高二学生,听着张老师讲大学生活的故事,心里就种下了考农大的种子。如今,他不仅考上了,还想跟张老师一样,加入支教团,把梦想传递下去。
今年,中国农大一共迎来10107名新生。本科生有4185人,硕士研究生4321人,博士研究生1601人。学校为了让大家顺利入学,安排得特别周到。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朝阳站、北京丰台站都有接站班车,北京南站还有志愿者引导。新生到了学校,绿色通道服务区直接送上爱心礼包,帮家庭有困难的同学安心入学。
农学院的摊位上,志愿者忙着给新生介绍“农大753”小麦的故事。这小麦产量高、品质好,是学校科研团队的心血。志愿者说:“你吃的面条,可能就是这小麦做的!”新生们听着,觉得既新鲜又骄傲,恨不得马上跑去食堂验证一下。
工学院的机器人展示也成了热门打卡点。不少新生围着“山海”机器人拍照,还有人试着跟它互动。工学院的学长趁机“安利”新专业,比如城乡规划和生物工程(营养与健康)。他们用大白话说:“学这些,以后再帮家乡建得更美,吃得更健康!”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宠物喂养科普区,简直成了“铲屎官”的天堂。志愿者拿出一张表格,教新生怎么观察宠物健康,比如看毛发亮不亮、精神好不好。一个新生笑着说:“我家猫老挑食,回去就按这方法试试!”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让新生觉得大学不只是书本,还有很多实用本事。
迎新现场,每个学院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让新生记住第一天的美好。农学院的粮食、工学院的机器人、动物学院的宠物知识,都是学校的骄傲。志愿者们忙前忙后,脸上却全是笑。他们说:“看到新生开心,我们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