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百亩鲜食玉米抢鲜上市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村民在田间忙碌。
↑成熟的玉米颗粒饱满。

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 通讯员 俞惠珍  文/图

8月25日,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梁家村的鲜食玉米地里,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玉米。初秋,梁家村的120亩鲜食玉米迎来丰收,深受消费者青睐。

放眼望去,连片的玉米地绿意盎然,村民采摘满一背篼玉米后,运到等候在玉米地附近的冷链车上。

“这辆冷链车来自甘肃兰州,他们在我这里收玉米已经7年了。咱们这儿海拔高、光照足,种出的玉米口感香甜、品质上乘,既符合收购商的标准,也很受消费者欢迎。”玉米地旁,湟中茁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昇先说。

2018年,湟中茁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云南省引进了鲜食水果玉米。鲜食水果玉米的种植要求较高,为此,湟中茁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西宁市科技局、湟中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下,从2024年开始着手自主育苗,筛选优良品种。

“自主育苗好处太多了,我们能自己控温、控湿。鲜食玉米种子怕涝,以前外购种苗常因湿度没把控好导致缺苗,现在出苗率能提升一大截,还能错峰育苗,让玉米早上市半个月,或者赶在市场缺货时上市,价格能高不少。光是种苗这一项的成本就降低了近一成,品质和收益都有保障。”梁昇先直言。

“今年一吨的鲜食玉米价格是2300元到2400元,一亩地产量大概是2吨到3吨,能卖5000元到6000元。目前,合作社已经对接了4家收购商,大概收购了300多吨,销往省内和甘肃省,销售收入70多万元。”梁昇先给记者算起了账。

“我们种的鲜食玉米是‘一专多能’的品种,既能当水果生吃,又能当蔬菜烹饪。玉米棒子采收后,玉米秧还能打成饲料喂牛羊。这种饲料的营养成分比传统玉米饲料更丰富,口感也好,牛羊特别爱吃。秸秆青贮又是一笔收入,经济效益挺好。”梁昇先补充,这种从果实到茎叶全利用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种植效益。

每年鲜食玉米种植、管护、采收期间,湟中茁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可吸纳周边5个村35名农户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3万元至5万元。“我的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有流转费,还能在这里打工,工资一天170元,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梁家村村民张守文满意地说。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冷凉气候与地理优势,湟中茁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积极从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引进优质农产品品种300多个,筛选出鲜食水果玉米、紫尖叶莴笋、紫玉辣椒等16个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目前,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年产值529万元。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探索种植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更为当地经济发展、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8月27日 07:07[查看原文]